公布日:2022.09.23
申請日:2022.07.25
分類號:C02F9/08(2006.01)I;C02F1/72(2006.01)N;C02F1/46(2006.01)N;C02F1/78(2006.01)N;C02F7/00(2006.01)N;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原位放電單元、異位預處理單元和連接單元;原位放電單元通過連接單元與異位預處理單元連接;原位放電單元的交流高電壓發(fā)生器與高壓電極相連,高壓電極與阻擋介質相連,阻擋介質和非均相催化床之間組成放電通道,非均相催化床與接地電極相連,進水通道的一端連接放電通道、另一端連接曝氣池;放電通道遠離進水通道的一端連接有排水通道,阻擋介質的兩側上分別安裝有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異位預處理單元包括曝氣池;一級曝氣池與二級曝氣池串聯(lián)連接,曝氣池內設置有曝氣管,本發(fā)明解決現(xiàn)有的活性物質接觸不充分和能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問題;等離子體技術的聲、光、化學能優(yōu)勢不同步問題,導致不宜新型的弊端。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原位放電單元、異位預處理單元和連接單元;原位放電單元通過連接單元與異位預處理單元連接;原位放電單元的交流高電壓發(fā)生器(11)與高壓電極(12)相連,高壓電極(12)與阻擋介質(13)相連,阻擋介質(13)和非均相催化床(14)之間組成放電通道(110),非均相催化床(14)與接地電極(15)相連,原位放電單元的進水通道(18)上安裝有進水泵,進水通道(18)的一端連接放電通道(110)、另一端連接曝氣池;放電通道(110)遠離進水通道(18)的一端連接有排水通道(19),阻擋介質(13)的兩側上分別安裝有進氣通道(16)和排氣通道(17);異位預處理單元包括曝氣池;曝氣池包括一級曝氣池(21)和二級曝氣池(22),一級曝氣池(21)與二級曝氣池(22)串聯(lián)連接,曝氣池內設置有曝氣管(23),曝氣管(23)的進氣端處設置有曝氣泵(25),曝氣管(23)的出氣端處均勻設置有多個曝氣頭(24);曝氣管(23)采用直型管,曝氣管(23)延伸至曝氣池內;曝氣管(23)上設置有分散裝置,分散裝置的基板(233)對稱安裝在曝氣池的內壁上,基板(233)的中部設置有用于設置曝氣管(23)的貫穿孔,兩個基板(233)之間通過伸縮擴張機構環(huán)形陣列設置有多個曝氣支管(235),曝氣管(23)通過連接軟管(234)與曝氣支管(235)連接,其中一個基板(233)上設置有連接套(232),連接套(232)延伸出曝氣池,并與曝氣池通過密封軸承連接,連接套(232)上設置有皮帶輪組(231);伸縮擴張機構為:基板(233)的側壁上環(huán)形陣列設置有滑槽(2314),滑槽(2314)內設置有滑桿(2316),滑桿(2316)的一端延伸至基板(233)內的貫穿孔,并與球體(2318)連接,滑桿(2316)的另一端設置有安裝塊(2315),滑桿(2316)與基板(233)滑動連接,滑桿(2316)上套設有彈簧(2317);在曝氣管(23)的側壁上設置有環(huán)形陣列設置有多個與球體(2318)相適配的凹槽(23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連接單元包括排水回流通道(31);排水回流通道(31)的一端與排水通道(19)連接、另一端與二級曝氣池(22)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非均相催化床(14)為光催化氧化的固定床或臭氧催化氧化的固定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一級曝氣池(21)的水流停留時間為0.5-20min,二級曝氣池(22)水流停留時間為1-2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凹槽(2313)為弧形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基板(233)上設置有齒輪連接件,并通過齒輪連接件與攪拌機構連接,攪拌機構以環(huán)形陣列的方式安裝在曝氣池的內腔側壁位置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齒輪連接件為:基板(233)的側壁上設置有連接桿(2312),并通過連接桿(2312)與主動齒輪(237)連接,主動齒輪(237)與從動齒輪(238)嚙合連接,從動齒輪(238)安裝在攪拌軸(239)的兩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軸(239),攪拌軸(239)上設置多個攪拌槳(2311),攪拌軸(239)的兩端通過支桿(2310)轉動安裝在曝氣池的內壁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問題,而提出一種新型的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新型的等離子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原位放電單元、異位預處理單元和連接單元;原位放電單元通過連接單元與異位預處理單元連接;原位放電單元的交流高電壓發(fā)生器與高壓電極相連,高壓電極與阻擋介質相連,阻擋介質和非均相催化床之間組成放電通道,非均相催化床與接地電極相連,原位放電單元的進水通道上安裝有進水泵,進水通道的一端連接放電通道、另一端連接曝氣池;放電通道遠離進水通道的一端連接有排水通道,阻擋介質的兩側上分別安裝有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
異位預處理單元包括曝氣池;曝氣池包括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一級曝氣池與二級曝氣池串聯(lián)連接,曝氣池內設置有曝氣管,曝氣管的進氣端處設置有曝氣泵,曝氣管的出氣端處均勻設置有多個曝氣頭。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連接單元包括排水回流通道;排水回流通道的一端與排水通道連接、另一端與二級曝氣池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非均相催化床為光催化氧化的固定床或臭氧催化氧化的固定床。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一級曝氣池的水流停留時間為0.5-20min,二級曝氣池水流停留時間為1-2h。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曝氣管采用直型管,曝氣管延伸至曝氣池內;曝氣管上設置有分散裝置,分散裝置的基板對稱安裝在曝氣池的內壁上,基板的中部設置有用于設置曝氣管的貫穿孔,兩個基板之間通過伸縮擴張機構環(huán)形陣列設置有多個曝氣支管,曝氣管通過連接軟管與曝氣支管連接,其中一個基板上設置有連接套,連接套延伸出曝氣池,并與曝氣池通過密封軸承連接,連接套上設置有皮帶輪組。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伸縮擴張機構為:基板的側壁上環(huán)形陣列設置有滑槽,滑槽內設置有滑桿,滑桿的一端延伸至基板內的貫穿孔,并與球體連接,滑桿的另一端設置有安裝塊,滑桿與基板滑動連接,滑桿上套設有彈簧;在曝氣管的側壁上設置有環(huán)形陣列設置有多個與球體相適配的凹槽。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凹槽為弧形槽。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基板上設置有齒輪連接件,并通過齒輪連接件與攪拌機構連接,攪拌機構以環(huán)形陣列的方式安裝在曝氣池的內腔側壁位置處。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齒輪連接件為:基板的側壁上設置有連接桿,并通過連接桿與主動齒輪連接,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連接,從動齒輪安裝在攪拌軸的兩端。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軸,攪拌軸上設置多個攪拌槳,攪拌軸的兩端通過支桿轉動安裝在曝氣池的內壁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通過原位放電和異位預處理的控制的,實現(xiàn)臭氧等活性物質和紫外、震動能量的最佳降解組合,解決等離子體裝置在處理廢水過程中等優(yōu)勢不同步問題:通過異位預處理的兩級曝氣池控制,可以將臭氧的降解作用最大化,控制難降解有機物、大分子有機物的破壞、斷鏈,進而在紫外光催化作用下快速實現(xiàn)小分子降解,提高整體處理速率。特別的,本發(fā)明的臭氧一級曝氣池的預曝氣對時間和空間的控制需嚴格執(zhí)行,且有別于單純的臭氧氧化技術。本發(fā)明中預曝氣使水體中富含臭氧,同時控制停留時間能夠讓污水中有機物和臭氧混合均勻,在進入原位放電模塊時,實現(xiàn)紫外-臭氧-催化的最佳降解組合,進而有效提高該方法對污染物中特別是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降解效率將同功耗情況下對COD的去除率提升30%以上;得益于原位放電單元和異位處理單元的分時控制,本發(fā)明具備連續(xù)進水的能力,即可實現(xiàn)大體量的污水的治理工作;排水回流通道可控制處理污水的回流比,使得進出水水質指標控制更加方便,增加了該系統(tǒng)處理污水的彈性范圍和處理深度;通過原位放電單元和異位預處理單元的優(yōu)勢同步后,使得低溫等離子的工業(yè)化應用的最大阻礙能量效率偏低問題得到緩解,處理時長大幅縮短,效率顯著提升,還可以實現(xiàn)規(guī)模化處理;
通過皮帶輪組帶動連接套轉動,連接套通過基板帶動多個曝氣支管沿著曝氣池旋轉;同時,利用伸縮擴張機構,使得在曝氣支管在旋轉的基礎上,沿著曝氣池往返進行移動;以及通過齒輪組件帶動攪拌槳進行轉動,使得曝氣產生的氣體可以在曝氣池內均勻地分散,并大大提高曝氣的作用面積。
(發(fā)明人:李申;李澤典;程謙勛;郭賀;吳義鋒;孟令鑫;邱國勤;陳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