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1.11
申請日:2022.07.28
分類號:C01B25/45(2006.01)I;C01F5/28(2006.01)I;C01F5/20(2006.01)I;C01D5/00(2006.01)I;H01M10/54(2006.01)I;H01M6/52(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向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固液分離,得到濾液A,加堿后,固液分離得到固體渣和濾液B;(2)向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后,加酸,進行芬頓反應,絮凝后,固液分離得到含鋰磷鐵渣和濾液C;(3)將固體渣氨浸后固液分離,得到濾液D,將濾液D與含鋰磷鐵渣混合,補加鋰源和磷源后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進行水熱反應,干燥,燒結得到磷酸鐵鋰成品。該方法能最大程度的回收含鋰廢水中的鋰,并制備高價值的附加品。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向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固液分離,得到濾液A和氟化鎂渣,調(diào)節(jié)所述濾液A的pH為堿性,固液分離得到固體渣和濾液B;(2)向所述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后,調(diào)節(jié)所述濾液B的pH為酸性,再加入Fe2+和H2O2進行芬頓反應,再加入絮凝劑,固液分離得到含鋰磷鐵渣和濾液C;(3)將步驟(1)得到的所述固體渣氨浸后固液分離,得到濾液D,將所述濾液D與步驟(2)得到的所述含鋰磷鐵渣混合,補加鋰源和磷源后得到混合料,將所述混合料進行水熱反應,干燥,燒結得到磷酸鐵鋰成品。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向所述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后,所述含鋰廢水中鎂離子含量為0.03-0.15mol/L。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調(diào)節(jié)pH為堿性是指調(diào)節(jié)pH為10-1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向所述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后,所述濾液B中的磷含量為0.01-0.50mol/L。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調(diào)節(jié)pH為酸性是指調(diào)節(jié)pH為3-5.5。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加入Fe2+和H2O2的摩爾比為(1-3):1。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進行芬頓反應后,所述濾液B中的磷含量低于10-5mol/L,化學需氧量低于200mg/L。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絮凝劑的加入量不低于0.005g/L。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固體渣氨浸時,所述固體渣與氨水的固液比為50-500g/L。
10.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在制備磷酸鐵鋰或鋰電池中的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及應用,該方法能最大程度的回收含鋰廢水中的鋰,并制備高價值的附加品。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
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固液分離,得到濾液A和氟化鎂渣,調(diào)節(jié)所述濾液A的pH為堿性,固液分離得到固體渣和濾液B;
(2)向所述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后,調(diào)節(jié)所述濾液B的pH為酸性,再加入Fe2+和H2O2進行芬頓反應,再加入絮凝劑,固液分離得到含鋰磷鐵渣和濾液C;
(3)將步驟(1)得到的所述固體渣氨浸后固液分離,得到濾液D,將所述濾液D與步驟(2)得到的所述含鋰磷鐵渣混合,補加鋰源和磷源后得到混合料,將所述混合料進行水熱反應,干燥,燒結得到磷酸鐵鋰成品。
優(yōu)選的,步驟(1)中向所述含鋰廢水中鋰含量小于8g/L。
優(yōu)選的,步驟(1)中向所述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后,所述含鋰廢水中鎂離子含量為0.03-0.15mol/L。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1)中向所述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后,所述含鋰廢水中鎂離子含量為0.05-0.10mol/L。
優(yōu)選的,所述可溶性鎂鹽為硫酸鎂、氯化鎂或硝酸鎂中的至少一種,更優(yōu)選硫酸鎂。
優(yōu)選的,步驟(1)中所述調(diào)節(jié)pH為堿性是指調(diào)節(jié)pH為10-13。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1)中所述調(diào)節(jié)pH為堿性是指調(diào)節(jié)pH為11.5-12。
優(yōu)選的,步驟(2)中,向所述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后,所述濾液B中的磷含量為0.01-0.50mol/L。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2)中,向所述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后,所述濾液B中的磷含量為0.01-0.20mol/L。
優(yōu)選的,步驟(2)中,所述可溶性磷酸鹽為磷酸鈉或磷酸鉀中的至少一種,更優(yōu)選磷酸鈉。
優(yōu)選的,步驟(2)中,所述調(diào)節(jié)pH為酸性是指調(diào)節(jié)pH為3-5.5。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2)中,所述調(diào)節(jié)pH為酸性是指調(diào)節(jié)pH為3-4。
優(yōu)選的,步驟(2)中,加入Fe2+和H2O2的摩爾比為(1-3):1。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2)中,加入Fe2+和H2O2的摩爾比為(1-1.5):1。
優(yōu)選的,步驟(2)中,進行芬頓反應后,所述濾液B中的磷含量低于10-5mol/L,化學需氧量低于200mg/L。
優(yōu)選的,步驟(2)中,所述絮凝劑的加入量不低于0.005g/L。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2)中,所述絮凝劑的加入量不低于0.008g/L。
優(yōu)選的,所述絮凝劑為非離子型高分子絮凝劑,更優(yōu)選聚丙烯酰胺。
優(yōu)選的,步驟(2)中,所述濾液C可經(jīng)調(diào)控pH后直接排放,或進入MVR系統(tǒng)蒸發(fā)結晶,制備元明粉和純水。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固體渣氨浸時,所述固體渣與氨水的固液比為50-500g/L。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固體渣氨浸時,所述固體渣與氨水的固液比為50-300g/L。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固體渣氨浸時用到的氨水的濃度為4-10mol/L,氨浸的時間為1-3h。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固體渣氨浸時用到的氨水的濃度為4-6mol/L,氨浸的時間為1-2h。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混合料中鋰、磷及鐵元素之比為(1.0-1.1):(0.95-1.0):(0.95-1.0)。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混合料中鋰、磷及鐵元素之比為(1.0-1.05):(0.98-1.0):(0.98-1.0)。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鋰源為碳酸鋰、氫氧化鋰或草酸鋰中的至少一種。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磷源為磷酸一氫銨、磷酸鋰、磷酸二氫銨或磷酸中的至少一種。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00-200℃,時間為1-20h。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50-180℃,時間為3-15h。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水熱反應是在密封環(huán)境下進行。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干燥是在80-100℃加熱至液相完全蒸發(fā),并回收氨水返回至氨浸環(huán)節(jié)使用。
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燒結是于惰性氣氛下進行,燒結溫度為300-1000℃,時間為5-15h。
進一步優(yōu)選的,步驟(3)中,所述燒結是于惰性氣氛下進行,燒結溫度為500-850℃,時間為8-12h。
優(yōu)選的,步驟(3)中,燒結后還對得到的物料進行了粉碎、過篩及除鐵處理。
優(yōu)選的,一種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向含鋰廢水中加入硫酸鎂,使廢水中鎂離子含量為0.05-0.10mol/L;
(2)固液分離,得到氟化鎂渣和濾液A;
(3)使用氫氧化鈉調(diào)節(jié)濾液A的pH為11.5-12,固液分離,得到固體渣和濾液B;
(4)向濾液B中加入磷酸鈉,使濾液B中的磷含量為0.01-0.20mol/L;
(5)調(diào)節(jié)濾液B的pH為3-4,加入Fe2+和H2O2,投加的Fe2+/H2O2摩爾比為1.0-1.5:1,對濾液B進行芬頓反應處理,直至濾液B中的磷含量低于10-5mol/L,COD低于200mg/L,其中COD是指化學需氧量;
(6)向濾液B中加入PAM,PAM的加入量不低于0.008g/L,其中PAM是指聚丙烯酰胺;
(7)固液分離,得到含鋰磷鐵渣和濾液C,濾液C經(jīng)調(diào)控pH后可直接排放,或進入MVR系統(tǒng)蒸發(fā)結晶,制備元明粉和純水;
(8)將步驟(3)所得固體渣按照固液比50-300g/L加入到4-6mol/L的氨水中,浸泡1-2h,固液分離,得到氫氧化鎂渣和濾液D;
(9)將濾液D與步驟(7)所得含鋰磷鐵渣混合后,補加鋰源和磷源,使混合料中Li:P:Fe=(1.0-1.05):(0.98-1.0):(0.98-1.0);鋰源為碳酸鋰、氫氧化鋰、草酸鋰,磷源為磷酸一氫銨、磷酸鋰、磷酸二氫銨、磷酸;
(10)將混合料移至反應釜中密封,于150-180℃下水熱反應3-15h;
(11)水熱反應結束后,打開反應釜密封,繼續(xù)在80-100℃加熱至液相完全蒸發(fā),并回收氨水;
(12)將蒸發(fā)殘留的固體物料于惰性氣氛500-850℃下燒結8-12h,經(jīng)粉碎、過篩、除鐵,即得磷酸鐵鋰成品。
上述方法在制備磷酸鐵鋰或鋰電池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中,首先采用可溶性鎂鹽去除廢水中的氟離子,再經(jīng)調(diào)節(jié)pH為堿性去除鎂離子以及其中的鎳鈷錳過渡金屬,再通過過量磷酸鹽的加入,使廢水中的鋰得到了進一步沉淀,降低了鋰含量,通過芬頓反應,降低廢水化學需氧量的同時,將多余的磷酸根去除,形成磷酸鐵沉淀,最后,經(jīng)絮凝劑進一步絮凝沉降,凈化廢水的同時,使磷酸鋰、磷酸鐵等從廢水中脫離,并為下一步制備磷酸鐵鋰提供了碳源;
2、本發(fā)明含鋰廢水綜合回收制取磷酸鐵鋰的方法中,通過氨水對固體渣進行浸出,使其中的鎳鈷錳溶解后,得到含氨鎳鈷錳溶液與含鋰磷鐵渣混合,通過原料補充,水熱反應并蒸發(fā)回收氨水,使鎳鈷錳作為摻雜元素,并煅燒制備摻雜過渡金屬的磷酸鐵鋰成品,不但回收了廢水中的鋰、過渡金屬等,進一步得到高附加值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反應原理如下:
向含鋰廢水中加入可溶性鎂鹽:Mg2++2F-→MgF2↓。
調(diào)節(jié)濾液A的pH為堿性:Mg2++2OH-→Mg(OH)2↓Me2++2OH-→Me(OH)2↓(Me為Ni、Co及Mn中的至少一種)。
向濾液B中加入可溶性磷酸鹽:3Li++PO43-→Li3PO4↓。
加入Fe2+和H2O2進行芬頓反應:Fe3++PO43-→FePO4↓Fe3++3OH-→Fe(OH)3↓。
將固體渣氨浸:Me(OH)2+6NH3→
(OH)2。
將混合料進行水熱反應,干燥燒結:Li3PO4+3NH3•H2O→3LiOH+(NH4)3PO4
2++PO43-→Me3(PO4)2+6NH34LiOH+4FePO4+C→4LiFePO4+CO2+2H2O。
(發(fā)明人:余海軍;王濤;謝英豪;李愛霞;張學梅;李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