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9.06
申請日:2022.06.20
分類號:C02F9/14(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3/30(2006.01)N;C02F1/66(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該系統(tǒng)包括依次連接的硝化配水池、一級硝化池、二級硝化池、一級沉淀池、中間池、脫氮反硝化罐、二級沉淀池和清水池;二級硝化池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硝化回流管道,硝化液回流管道用于將二硝化池的硝化菌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脫氮反硝化罐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反硝化清液回流管道,反硝化清液回流管道用于將脫氮反硝化罐的清液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基于上述系統(tǒng)的廢水脫氮處理方法。本發(fā)明能夠對低C/N比高氨氮廢水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脫氮。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基于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硝化配水池、一級硝化池、二級硝化池、一級沉淀池、中間池、脫氮反硝化罐、二級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二級硝化池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硝化回流管道,所述硝化液回流管道用于將二級硝化池的硝化菌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所述脫氮反硝化罐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反硝化清液回流管道,所述反硝化清液回流管道用于將脫氮反硝化罐的清液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硝化配水池,用于將氨氮廢水和生活污水進行混合;一級硝化池,用于對硝化配水池出水進行硝化處理;二級硝化池,用于對一級硝化池出水進行硝化處理;一級沉淀池,用于對二級硝化池出水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中間池;中間池,用于接收一級沉淀池內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脫氮反硝化罐,用于對中間池出水進行反硝化處理;二級沉淀池,用于對脫氮反硝化罐出水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清水池予以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沉淀池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一級沉淀池和脫氮反硝化罐之間設置有污泥補充管道,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將所述一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一級硝化池,所述污泥補充管道用于將所述一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部分沉淀污泥輸入至脫氮反硝化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沉淀池和脫氮反硝化罐之間設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將所述二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脫氮反硝化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氮反硝化罐采用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
5.一種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將氨氮廢水和生活污水在硝化配水池中進行混合形成混合廢水;S2)在一級硝化池中補充碳酸氫鈉,并將硝化配水池中的混合廢水泵入一級硝化池中進行硝化處理;S3)在二級硝化池中補充碳酸氫鈉,一級硝化池的出水流入二級硝化池中進行硝化處理;S4)二級硝化池的硝化菌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剩余出水流至一級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中間池,并在中間池投加碳源和補充硝酸;S5)將中間池的出水泵入脫氮反硝化罐進行反硝化處理;S6)脫氮反硝化罐的清液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剩余出水流至二級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清水池排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一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一級硝化池,剩余的沉淀污泥排出至脫氮反硝化罐和/或生化污泥池。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中,二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脫氮反硝化罐。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間池補充的硝酸來自于生產中產生的硝酸廢液。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硝化配水池的氨氮濃度超過1000mg/L時,將所述清水池出水部分回流至硝化配水池以降低硝化配水池的氨氮濃度。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氮反硝化罐的MLSS濃度控制在8000-12000mg/L。
發(fā)明內容
為此,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廢水處理工藝無法在低成本下實現(xiàn)高效脫氮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包括依次連接的硝化配水池、一級硝化池、二級硝化池、一級沉淀池、中間池、脫氮反硝化罐、二級沉淀池和清水池;
所述二級硝化池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硝化回流管道,所述硝化液回流管道用于將二級硝化池的硝化菌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
所述脫氮反硝化罐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反硝化清液回流管道,所述反硝化清液回流管道用于將脫氮反硝化罐的清液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
硝化配水池,用于將氨氮廢水和生活污水進行混合;
一級硝化池,用于對硝化配水池出水進行硝化處理;
二級硝化池,用于對一級硝化池出水進行硝化處理;
一級沉淀池,用于對二級硝化池出水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中間池;
中間池,用于接收一級沉淀池內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
脫氮反硝化罐,用于對中間池出水進行反硝化處理;
二級沉淀池,用于對脫氮反硝化罐出水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清水池予以排放。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一級沉淀池和一級硝化池之間設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一級沉淀池和脫氮反硝化罐之間設置有污泥補充管道,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將所述一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一級硝化池,所述污泥補充管道用于將所述一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部分沉淀污泥輸入至脫氮反硝化罐。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二級沉淀池和脫氮反硝化罐之間設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將所述二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脫氮反硝化罐。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脫氮反硝化罐采用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
一種廢水脫氮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氨氮廢水和生活污水在硝化配水池中進行混合形成混合廢水;
S2)在一級硝化池中補充碳酸氫鈉,并將硝化配水池中的混合廢水泵入一級硝化池中進行硝化處理;
S3)在二級硝化池中補充碳酸氫鈉,一級硝化池的出水流入二級硝化池中進行硝化處理;
S4)二級硝化池的硝化菌水混合物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剩余出水流至一級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中間池,并在中間池投加碳源和補充硝酸;
S5)將中間池的出水泵入脫氮反硝化罐進行反硝化處理;
S6)脫氮反硝化罐的清液部分回流至一級硝化池,剩余出水流至二級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清水池排出。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步驟S4)中,一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一級硝化池,剩余的沉淀污泥排出至脫氮反硝化罐和/或生化污泥池。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步驟S6)中,二級沉淀池內部進行泥水分離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脫氮反硝化罐。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中間池補充的硝酸來自于生產中產生的硝酸廢液。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當硝化配水池的氨氮濃度超過1000mg/L時,將所述清水池出水部分回流至硝化配水池以降低硝化配水池的氨氮濃度。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脫氮反硝化罐的MLSS濃度控制在8000-12000mg/L。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所述的基于兩級硝化和脫氮反硝化的廢水脫氮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能夠對低C/N比高氨氮廢水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脫氮。
(發(fā)明人:汪超;張彩吉;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