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4.02.26
公開(公告)日2014.07.09
IPC分類號C02F9/14
摘要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處理領域,公開了一種處理生活廢水的裝置,包括依次管道連接的固液分離器,沉淀池,第一過濾池、微生物反應池和第二過濾池,所述固液分離器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去除生活污水中大的顆粒雜質;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為河沙;所述第一過濾池的底部填料分為兩層,由下到上依次是沸石粉層以及活性炭層;所述沉淀池和第一過濾池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閥門;所述第一過濾池和微生物反應池之間設置有pH值檢測儀;所述微生物反應池的上端設置有投料口;所述第二過濾池的底部填料為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層,還設有凈水出口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板框過濾器。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裝置,包括依次管道連接的固液分離器,沉淀池,第一過濾池、 微生物反應池和第二過濾池;所述固液分離器用于去除生活污水中大的顆粒雜質;所述沉淀 池的底部填料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徑為2mm;所述第一過濾池的底部填料分為兩層, 由下到上依次是沸石粉層以及活性炭層,每層厚度均為30cm;所述沉淀池和第一過濾池之間 的管道上設置有閥門,用于調節(jié)水流;所述第一過濾池和微生物反應池之間設置有pH值檢測 儀,用于檢測酸堿度;所述微生物反應池的頂部設置有投料口;所述第二過濾池的底部填料 為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層,厚度為50cm;所述第二過濾池還設有凈水出口管道,管道上設有板 框過濾器;所述板框過濾器用于收集微生物及其發(fā)酵產物來制備菌肥。
說明書
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裝置。
背景技術
生活廢水是人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糞便和洗滌 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 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 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偟奶攸c是 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后期處理比較困難。人們應該保護水資源.中國國情比較特殊,水資 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yè)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 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yè)成為新興產業(yè),目前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 中水回用行業(yè)處于同等重要地位。
在環(huán)保領域中,如何將生活廢水進行凈化,并且達到排放標準以及再利用是需要解決的 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節(jié)能凈化城市生活廢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一種處理生活廢水的裝置,包括依次管道連接的固液分離器,沉淀池,第一過濾池、微 生物反應池和第二過濾池;
所述固液分離器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去除生活污水中大的顆粒雜質;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徑為2mm;
所述第一過濾池的底部填料分為兩層,由下到上依次是沸石粉層以及活性炭層,每層厚 度均為30cm;
所述沉淀池和第一過濾池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閥門,用于調節(jié)水流速度;
所述第一過濾池和微生物反應池之間設置有pH值檢測儀,用于檢測進入微生物反應池 的水流的酸堿度;
所述微生物反應池的頂部設置有投料口,用于投入酸堿調節(jié)劑,同時也可以作為通氣孔;
所述第二過濾池的底部填料為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層,厚度為50cm,中間設置有凈水出 口管道,管道上設置有板框過濾器,用于收集微生物以及發(fā)酵產物來制備菌肥。
有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具備如下優(yōu)點:
采用物理化學方法和微生物方法相結合,有效地去除了生活廢水中的各種雜質和化學物 質;針對不同大小和種類的污染物,采用多種沉淀介質和過濾介質進行多重吸附去除;收集 的微生物可用來制備菌肥,同時避免了將微生物排放到水體中,避免造成水體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