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0.06.17
公開(公告)日2010.10.13
IPC分類號C02F1/24; C02F1/52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技術。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采用對稱平衡式多級離心泵,吸入一般清水,逐級提高水的壓力,使之達到0.35MPa以上;進入氣水混合器促使氣與水進行強力混合,用過濾的方法,把水中直徑大于0.35mm的泥渣濾除;產(chǎn)生200納米至4微米級的氣泡;在需處理的污水分兩次加入藥液;在污水池底部進行液下攪拌;污水絮凝8-15分鐘;經(jīng)絮凝后的污水與上述的氣泡相遇,兩者充分結合,促使絮體比重減輕而上浮;兩者充分結合后的污水從氣浮池的中上部進入分離池,在分離池中停留的時間為20-40分鐘,使渣與水充分分離;污水中上浮的渣漂浮在氣浮池和分離池的水面,由刮渣機刮入污泥池中;水從分離池底部由管道引出。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超微米氣泡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
一、采用對稱平衡式多級離心泵,吸入一般清水,逐級提高水的壓力,使之達到0.35MPa以上;
二、進入氣水混合器促使氣與水進行強力混合,當含氣率超過8%時,送入過濾器,用過濾的方法,把水中直徑大于0.35mm的泥渣濾除;
三、進入微納米級氣泡發(fā)生裝置,產(chǎn)生200納米至4微米級的氣泡;
四、需處理的污水使用污水提水機,污水提水機具有吸入藥劑能力并有攪拌功能,把第一次加入的藥液均勻地分布在污水中,所述的藥液為重量百分比為1-5%的氯化鋁水溶液,加入量為:固體藥劑占污水重量的萬分之一至十;
五、在污水提水機的出口加入第二次藥液,所述的藥液為重量百分比為2-3%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加入量為:固體藥劑占污水重量的萬分之一至八,然后混合液進入污水池內(nèi);
六、在污水池底部設有攪拌機進行液下攪拌,使藥液再次充分溶解在污水中;
七、污水從污水池的上部進入絮凝池,絮凝時間為8-15分鐘;
八、經(jīng)絮凝后的污水從絮凝池底部進入氣浮池,在稍高的位置與步驟(三)產(chǎn)生的氣泡相遇,兩者充分結合,促使絮體比重減輕而上浮;
九、兩者充分結合后的污水從氣浮池的中上部進入分離池,在分離池中停留的時間為20-40分鐘,使渣與水充分分離;
十、污水中上浮的渣漂浮在氣浮池和分離池的水面,由刮渣機刮入污泥池中;水從分離池底部由管道引出。
說明書
超微米氣泡水處理技術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zhí)?00920108285.5公開了一種“氣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包括相對獨立的絮凝區(qū)、接觸區(qū)、分離區(qū),所述絮凝區(qū)、接觸區(qū)、分離區(qū)依次連通;還包括微納米氣泡發(fā)生器,所述微納米氣泡發(fā)生器的釋放頭設于接觸區(qū)的底部。
中國專利申請?zhí)?00810058619.2公開了一種“污水復清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一、污水收集輸送至污水處理池;二、在污水進入的同時加入污水重量0.05-0.15%的絮凝劑,攪拌,然后混合有絮凝劑的污水進入氣浮分離區(qū);三、將0.4-至0.7MPa的壓力空氣與相同壓力的水從不同的角度進入容器內(nèi),使之產(chǎn)生碰撞、高速旋轉和剪切,以極大的沖力快速、強力混合,氣體在水中的含量高于12%,進入超微細氣泡發(fā)生裝置,超微細氣泡發(fā)生裝置置于污水處理池氣浮分離區(qū)底部;四、氣浮分離:混合后的氣水由超微細氣泡發(fā)生裝置以極高的速度噴出,產(chǎn)生極大量的超微細氣泡與混合有絮凝劑的污水在水底相遇,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微粒托起,浮至表面;五、渣水分離:收集上層浮渣,清水從污水處理池底部流出。
現(xiàn)有技術中處理污水中的懸浮絮團時存在著氣泡大、效率低、時間長、占地面積大等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一小時以內(nèi)直接將渾濁的污水處理成為國家排放標準為一級B的中水、而且絮凝劑用量少、能夠降低二次污染的水處理工藝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超微米氣泡水處理技術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
一、采用對稱平衡式多級離心泵,吸入一般清水,逐級提高水的壓力,使之達到0.35MPa以上;
二、進入氣水混合器促使氣與水進行強力混合,當含氣率超過8%時,送入過濾器,用過濾的方法,把水中直徑大于0.35mm的泥渣濾除;
三、進入微納米級氣泡發(fā)生裝置,產(chǎn)生200納米至4微米級的氣泡;
四、需處理的污水使用污水提水機,污水提水機具有吸入藥劑能力并有攪拌功能,把第一次加入的藥液均勻地分布在污水中,所述的藥液為重量百分比為1-5%的氯化鋁水溶液,加入量為:固體藥劑占污水重量的萬分之一至十;
五、在污水提水機的出口加入第二次藥液,所述的藥液為重量百分比為2-3%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加入量為:固體藥劑占污水重量的萬分之一至八,然后混合液進入污水池內(nèi);
六、在污水池底部設有攪拌機進行液下攪拌,使藥液再次充分溶解在污水中;
七、污水從污水池的上部進入絮凝池,絮凝時間為8-15分鐘;
八、經(jīng)絮凝后的污水從絮凝池底部進入氣浮池,在稍高的位置與步驟(三)產(chǎn)生的氣泡相遇,兩者充分結合,促使絮體比重減輕而上浮;
九、兩者充分結合后的污水從氣浮池的中上部進入分離池,在分離池中停留的時間為20-40分鐘,使渣與水充分分離;
十、污水中上浮的渣漂浮在氣浮池和分離池的水面,由刮渣機刮入污泥池中;水從分離池底部由管道引出。
除上述步驟外,渣、水分離后的水還可以經(jīng)過磁化過濾系統(tǒng)進行處理;刮渣機刮入污泥池后可以采用污泥泥水分離干化機進行干化處理后可做多種用途。
所述的氯化鋁最主要為固體聚合氯化鋁(簡稱PAC)。所述的聚丙烯酰胺(簡稱PAM),可以是陽離子型、陰離子型、兩性離子型等。均有市售。
本發(fā)明采用二次藥液加入,使藥液與污水分別混合,同時通過液下攪拌,發(fā)揮藥劑的最大效能,降低用藥量,既節(jié)約了絮凝劑,又提高了絮凝劑使用效果。更為重要的是降低加藥量,降低了藥物對水體的二次污染,有效的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和環(huán)保指標。經(jīng)過本技術處理的水,其中的懸浮顆粒去除率為90%以上,磷去除率為87%以上,重金屬去除率為8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采用現(xiàn)有的對稱平衡式多級離心泵,吸入一般清水,逐級提高水的壓力,使之達到0.35MPa以上;將帶有壓力的水進入氣水混合器,水在氣體中相互碰撞并從氣體中穿梭促使氣與水進行強力混合,當含氣率超過8%時,送入過濾器,用過濾的方法,把水中直徑大于0.35mm的泥渣濾除,過濾器可以采用現(xiàn)有的各種過濾器,包括帶有自清洗功能的過濾器;濾除泥渣后的水進入微納米級氣泡發(fā)生裝置,產(chǎn)生巨大量的200納米至4微米級的氣泡。
需處理的污水使用現(xiàn)有的污水提水機,現(xiàn)有的污水提水機具有吸入藥劑能力并有攪拌功能,把第一次加入的藥液均勻地分布在污水中,所述的藥液為重量百分比為3%的氯化鋁水溶液,固體投加量為每佰噸污水15千克。所述的氯化鋁為固體聚合氯化鋁(簡稱PAC),用水1∶3溶解再用10~30倍水稀釋成所需濃度后使用。
在污水提水機的出口加入第二次藥液,所述的藥液為重量百分比為2%的聚丙烯酰胺(簡稱PAM),可以是陽離子型、陰離子型、兩性離子型等(溶解為水溶液后加入),根據(jù)污水濁度不同,固體投加量為每佰噸污水1~8千克。然后混合液進入污水池內(nèi)。在加入的同時,不停地攪拌。
在污水池底部設有慢速攪拌機進行液下攪拌,所述的慢速攪拌機是指轉速在500r/min以下,使藥液充分溶解在污水中;液下攪拌機的電動機與減速機設在水底或水面之上、或在池壁之外,攪拌槳下有可調軸承或有筒式支承臂。攪拌機是絮凝系統(tǒng)的組成部份,污水加入的藥劑經(jīng)攪拌機攪拌均勻,發(fā)揮藥劑的最大效能,降低用藥量,提高絮凝劑使用效果,是降低加藥量的必備設備。降低加藥量的措施不單是為節(jié)約,它不但降低治理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藥物對水體的二次污染,是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和環(huán)保的重要工藝。
污水從污水池的上部進入絮凝池,絮凝時間為8-15分鐘;污水加入藥劑經(jīng)攪拌均勻后有設定的絮凝時間,合理的絮凝時間能保證污水處理達到最佳效果,進行多、快、好、省地處理污水。
經(jīng)絮凝后的污水從絮凝池底部進入氣浮池,氣浮池是微納米氣泡與絮團進行緊密接合的系統(tǒng),前述步驟三產(chǎn)生的氣泡在這里與污水相遇,氣泡的進入位置在離底面10-20cm處,密集的微納米氣泡與絮團接合,從水底不間斷地把污水中的懸浮顆粒浮上水面。
兩者充分結合后的污水從氣浮池的中上部進入分離池,在分離池中停留的時間為20-40分鐘,超微米氣泡與絮團接合后要有充分的時間才能徹底分離浮上水面。同時超微米氣泡與絮團在此還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再接合,使氣浮分離徹底干凈,使渣與水充分分離。
污水中上浮的渣漂浮在氣浮池和分離池的水面,由刮渣機刮入污泥池中加以收集;水從分離池底部由管道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