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5.08.28
公開(公告)日2017.10.24
IPC分類號C02F9/04; B01J20/30; C02F1/28; C02F1/66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污水處理領域內的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PH調節(jié):將待處理廢水進入PH調節(jié)池進行PH酸性調節(jié),調節(jié)后的廢水排入濾前水池;步驟2)平衡降溫:廢水在濾前水池中進行均衡水量變化、平穩(wěn)PH的波動以及降溫過程,處理后的廢水送入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步驟3)炭吸附: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對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進行有效的物理吸附和化學吸著,得到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排入濾后水池,同時根據(jù)活性炭的使用情況對飽和活性炭進行回收并更換新的活性炭;步驟4)排放:將濾后水池中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排入污水管網中,本發(fā)明使得污染物的清理更加干凈,提高污水利用率,可用于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中。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pH調節(jié):將待處理廢水進入pH調節(jié)池進行pH酸性調節(jié),調節(jié)后的廢水排入濾前水池;
步驟2)平衡降溫:廢水在濾前水池中進行均衡水量變化、平穩(wěn)pH的波動以及降溫過程,處理后的廢水送入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
步驟3)炭吸附: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對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進行有效的物理吸附和化學吸著,得到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排入濾后水池,同時根據(jù)活性炭的使用情況對飽和活性炭進行回收并更換新的活性炭,活性炭的回收更換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反沖洗:活性炭飽和后,啟動反沖程序,暫時停止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中當前工作的吸附塔工作,啟動備用吸附塔工作,利用濾后水池中的水對當前吸附塔進行反沖洗,打開反沖洗出水閥門,自出水管向吸附塔內反向進水,反沖洗完畢后再改回當前吸附塔進水,判定活性炭飽和的條件為:吸附塔進出水口之間的TOC差值占進水TOC的比例小于10%,同時反沖程序的啟動還需滿以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吸附塔的進出水壓力差大于0.3MPa、工作時間達到10min,吸附塔頂?shù)膲毫Υ笥?.6MPa設定值;
步驟b)飽和炭打包:沖洗整個活性炭吸附塔,使水炭混合物含水量增加,加大其流動性,一次性將一罐飽和活性炭輸送至廢炭儲槽,再將活性飽和炭打包回收,活性飽和炭送入廢炭儲槽吸附塔排空后,迅速將儲存在新炭分5-6次注入活性炭吸附塔,用時控制在4-5h,空塔接觸時間控制在20-120分鐘,同時在反沖洗步驟中的水和飽和炭打包后的溢流水均流向顆粒捕捉器,最終排入事故水池,事故水池內中上部分的清液由輸送水泵輸送至濾前水池,再次進行處理;或者送至濾后水池,進行水質調質;事故中下部分帶有淤泥的水經過潛水排污泵排至污泥處置單元;
步驟4)排放:將濾后水池中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排入污水管網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調節(jié)過程根據(jù)測試的廢水的pH值,添加酸性/堿性藥品,通過攪拌機的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實現(xiàn)調節(jié);并且pH調節(jié)池停留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上;調節(jié)后的pH調節(jié)池中的pH值控制在2.5-3.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廢水在濾前水池中停留時間控制在0.5h以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廢水在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中停留時間控制在0.5h以上,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中的吸附塔預留20%的空隙,且吸附塔內的顆粒活性炭粒徑采用:0.80mm 說明書 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工藝,特別涉及一種吸附式處理污水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類活動過程中向環(huán)境排放的水、氣、固“三廢”物質也越來越多,嚴重影響著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中,水體中的有機污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例如飲用水源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機物和微量天然有機物,就與自來水中的消毒副產物有著很大的關系。此外,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流出的二級出水中也含有很多種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機物,此類有機物主要屬于內分泌干擾物和持久性有機物,其表現(xiàn)出較為嚴重的急性生物毒性、慢性毒性和遺傳毒性,甚至具有“三致效應”。而工業(yè)廢水中存在的不同類別的有機污染物的含量更大且組分復雜,其中部分工業(yè)廢水僅通過傳統(tǒng)常規(guī)的水處理方法,甚至無法達到排放標準。此類有機污染組分進入水體后,不僅影響外界環(huán)境,也將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 目前在污水處理技術領域使用最廣泛的是臭氧氧化技術。臭氧氧化技術是用臭氧作氧化劑對廢水進行凈化和消毒處理的方法,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能夠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但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單獨使用臭氧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通常存在一些缺點,如臭氧同某些有機物的反應速度慢、臭氧利用效率低和很多情況下不能將有機物徹底氧化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使得污染物的清理更加干凈,提高污水利用率。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利用活性炭吸附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PH調節(jié):將待處理廢水進入PH調節(jié)池進行PH酸性調節(jié),調節(jié)后的廢水排入濾前水池; 步驟2)平衡降溫:廢水在濾前水池中進行均衡水量變化、平穩(wěn)PH的波動以及降溫過程,處理后的廢水送入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 步驟3)炭吸附: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對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進行有效的物理吸附和化學吸著,得到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排入濾后水池,同時根據(jù)活性炭的使用情況對飽和活性炭進行回收并更換新的活性炭; 步驟4)排放:將濾后水池中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排入污水管網中。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3)中的活性炭的回收更換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反沖洗:活性炭飽和后,啟動反沖程序,暫時停止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中當前工作的吸附塔工作,啟動備用吸附塔工作,利用濾后水池中的水對當前吸附塔進行反沖洗,打開反沖洗出水閥門,自出水管向吸附塔內反向進水,反沖洗完畢后再改回當前吸附塔進水; 步驟b)飽和炭打包:沖洗整個活性炭吸附塔,使水炭混合物含水量增加,加大其流動性,一次性將一罐飽和活性炭輸送至廢炭儲槽,再將活性飽和炭打包回收。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a)中判定活性炭飽和的條件為:吸附塔進出水口之間的TOC差值占進水TOC的比例小于10%,同時反沖程序的啟動還需滿以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吸附塔的進出水壓力差大于0.3MPa、工作時間達到10min,吸附塔頂?shù)膲毫Υ笥?.6MPa設定值。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b)中活性飽和炭送入廢炭儲槽吸附塔排空后,迅速將儲存在新炭分5-6次注入活性炭吸附塔,用時控制在4-5h,空塔接觸時間控制在20-120分鐘,同時在反沖洗步驟中的水和飽和炭打包后的溢流水均流向顆粒捕捉器,最終排入事故水池。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事故水池內中上部分的清液由輸送水泵輸送至濾前水池,再次進行處理;或者送至濾后水池,進行水質調質;事故中下部分帶有淤泥的水經過潛水排污泵排至污泥處置單元。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1)的調節(jié)過程根據(jù)測試的廢水的PH值,添加酸性/堿性藥品,通過攪拌機的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實現(xiàn)調節(jié);并且PH調節(jié)池停留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上;調節(jié)后的PH調節(jié)池中的PH值控制在2.5-3.5。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2)中廢水在濾前水池中停留時間控制在0.5h以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3)中廢水在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中停留時間控制在0.5h以上,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中的吸附塔預留20%的空隙,且吸附塔內的顆粒活性炭粒徑采用:0.80m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濾后水池中水對飽和碳進行反沖洗,提高廢水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成本; 2、有效吸附污水中所含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 3、對飽和活性炭一次性打包,減少空塔接觸時間,提高吸附工作效率; 4、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各組采用N+1冗余設計,提高系統(tǒng)運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