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6.07.21
公開(公告)日2017.01.11
IPC分類號C02F11/00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包括上料裝置、預處理裝置、氧化反應器、脫水裝置、廢液緩存罐和水箱;所述上料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所述氧化反應器、所述脫水裝置和所述廢液緩存罐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廢液緩存罐的出口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的廢液入口相連接;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的入水口相連接;所述預處理裝置與所述氧化反應器之間設置有電動閥,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脫水裝置之間設置有污泥泵,所述廢液緩存罐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有污水泵,所述水箱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有水泵;兩個氧化反應器的交替運行可保持設備的連續(xù)運行,既提高設備的處理效率,也減小設備的體積。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裝置、預處理裝置、氧化反應器、脫水裝置、廢液緩存罐和水箱;所述上料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所述氧化反應器、所述脫水裝置和所述廢液緩存罐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廢液緩存罐的出口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的廢液入口相連接;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的入水口相連接;所述預處理裝置與所述氧化反應器之間設置有電動閥,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脫水裝置之間設置有污泥泵,所述廢液緩存罐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有污水泵,所述水箱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有水泵。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應器內(nèi)部設置有第一攪拌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應器數(shù)量為多個且并行設置,每個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分別設有所述電動閥,每個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脫水裝置之間設有所述污泥泵。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緩存罐中設置有第二攪拌器。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裝置為螺旋輸送器。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水裝置上還設置有污泥排放口。
說明書
一種含油污泥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huán)保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含油污泥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含油污泥是石油開采與煉化過程中的伴生產(chǎn)物,也是影響石油煉化企業(yè)周邊環(huán)境的主要固體廢棄物之一。含油污泥具有成分復雜、粘度高、毒性大等特點,已被列為《國家危險廢物名錄》HW08類危廢污染物。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如何更加充分的回收利用其中油氣資源并無害化排放是從事油田環(huán)保的科技工作者一直熱衷研究探索的問題。
目前普遍采用的含油污泥處理方法有調(diào)質(zhì)+機械離心,微生物處理法、焚燒等。隨著三次采油大面積推廣,各種化學藥劑的加入,使得油水及固體顆粒體系乳化充分,以至于造成后期產(chǎn)生的含油污泥成分更加復雜,目前絕大多數(shù)調(diào)質(zhì)+機械離心處理技術只能起到資源化、減量化作用,要達到《農(nóng)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1984)中要求的排放污泥中礦物含油率小于0.3%,還需要進行深度處理。焚燒法與微生物處理法是石油石化行業(yè)最常用的無害化處理方法,焚燒法是一種最為徹底的處理方法,然而焚燒不僅會造成石油資源的浪費也會產(chǎn)生二次污染煙氣,并且設備投資與運營費用高,目前沒有大面積推廣應用。微生物處理法是一種最為環(huán)保的處理方法,由于其處理時間長、見效緩慢、占地面積大,也抑制了該技術的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的推廣及應用。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含油污泥處理技術均存在弊端,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問題仍然是各大石油石化污泥處理單位的一大困擾。因此研究一種更為經(jīng)濟、高效、環(huán)保的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工藝及裝置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關鍵所在。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油污泥處理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含油污泥處理裝置,包括上料裝置、預處理裝置、氧化反應器、脫水裝置、廢液緩存罐和水箱;所述上料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所述氧化反應器、所述脫水裝置和所述廢液緩存罐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廢液緩存罐的出口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的廢液入口相連接;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的入 水口相連接;所述預處理裝置與所述氧化反應器之間設置有所述電動閥,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脫水裝置之間設置有所述污泥泵,所述廢液緩存罐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有污水泵,所述水箱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有水泵;
可選的,所述氧化反應器內(nèi)部設置有第一攪拌器。
可選的,所述氧化反應器數(shù)量為多個且并行設置,每個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預處理裝置之間分別設有所述電動閥,每個所述氧化反應器與所述脫水裝置之間設有所述污泥泵。
可選的,所述廢液緩存罐中設置有第二攪拌器。
可選的,所述上料裝置為螺旋輸送器。
可選的,所述脫水裝置上還設置有污泥排放口。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氧化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chǎn)生具有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羥基自由基快速與污泥中的有機污染物發(fā)生化學反應,并破壞其碳氫化學鍵,最終生成二氧化碳與水;經(jīng)過脫水設備脫水后的污泥含油率小于0.3%,能夠達標排放;將廢液回用于預處理階段,可減少35~50%催化劑的用量和加水量;兩個氧化反應器的交替運行可保持設備的連續(xù)運行,既提高設備的處理效率,也減小設備的體積。經(jīng)過氧化處理后的污泥呈泥漿狀,由污泥泵送入脫水裝置,脫水后的干泥達標排放,脫出的廢水排入廢液緩存罐,由于廢液中含有大量殘余催化劑,通過污水泵送入預處理裝置中與污泥混合,可減少催化劑的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