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7.22
申請日:2022.05.19
分類號:C02F3/12(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包括沉淀池、循環(huán)裝置和導流裝置,循環(huán)裝置和沉淀池連接,導流裝置和沉淀池連接,沉淀池上設有沉淀槽,沉淀槽一側設有進液口,進液口和沉淀槽連通,進液口遠離沉淀槽一端和水源管道連通。沉淀池為主要的安裝基礎,對其他各裝置進行安裝,通過循環(huán)裝置進行水體循環(huán),提高沉淀分離效率,通過導流裝置進行水體導流,控制管路通斷,進液口一端導向沉淀槽內,另一端通過管道和水源連通,通過泵壓,將待處理水體送入沉淀槽內進行處理,分流段上端沿沉淀槽底部布置,使水體中的污泥顆?梢匝刂拷陨硐路降姆至鞫沃苯酉蛳铝鲃樱档臀勰囝w粒在沉淀槽內的水平向流動能力。
權利要求書
1.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包括沉淀池(1)、循環(huán)裝置(2)和導流裝置(3),所述循環(huán)裝置(2)和沉淀池(1)連接,所述導流裝置(3)和沉淀池(1)連接,所述沉淀池(1)上設有沉淀槽(11),所述沉淀槽(11)一側設有進液口,所述進液口和沉淀槽(11)連通,進液口遠離沉淀槽(11)一端和水源管道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11)底部設有導流道(12),所述導流道(12)上端和沉淀槽(11)導通,所述循環(huán)裝置(2)通過導流道(12)和沉淀槽(11)導通,循環(huán)裝置(2)包括循環(huán)泵(21),所述導流道(12)遠離沉淀槽(11)一端設有安裝槽,所述循環(huán)泵(21)置于安裝槽內,所述循環(huán)泵(21)進口和導流道(12)連通,所述導流道(12)包括若干分流段(121),所述分流段(121)上端和沉淀槽(11)連通,分流段(121)末端設有匯流段(122),若干所述分流段(121)底端交匯,分流段(121)和匯流段(122)連通,所述匯流段(122)和循環(huán)泵(21)連通,所述安裝槽一側設有循環(huán)流道(17),所述循環(huán)泵(21)出口和循環(huán)流道(17)導通,所述循環(huán)流道(17)末端和沉淀槽(11)導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匯流段(122)下端螺旋布置,匯流段(122)螺徑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匯流段(122)出口包括回流槽(1221)和篩分槽(1222),所述回流槽(1221)位于匯流段(122)螺旋外層,所述篩分槽(1222)位于匯流段(122)螺旋內層,所述篩分槽(1222)和循環(huán)泵(21)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段(121)上端直徑沿沉淀槽(11)水平方向從內向外逐漸增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還包括增壓泵(4),所述增壓泵(4)進口和循環(huán)流道(17)連通,所述沉淀池(1)上設有射流道(15),所述增壓泵(4)出口和射流道(15)連通,所述射流道(15)末端設有空化室(14),所述導流裝置(3)包括截止板(31)和驅動電機(32),所述空化室(14)一側設有截止槽(13),所述截止板(31)和截止槽(13)轉動連接,所述空化室(14)通過截止槽(13)和匯流段(122)間歇連通,所述射流道(15)包括壓縮段(151)、整流段(152)和膨脹段(153),所述壓縮段(151)、整流段(152)和膨脹段(153)沿液體流動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壓縮段(151)直徑漸縮設置,所述膨脹段(153)直徑漸擴設置,所述整流段(152)一側設有旁通流道(18),所述旁通流道(18)遠離整流段(152)一端和空氣連通,所述驅動電機(32)置于空化室(14)內,驅動電機(32)輸出端設有轉槳(33),所述轉槳(33)包括槳軸,沿所述槳軸周向設有若干槳葉,所述槳葉弧形設置,所述空化室(14)弧形布置,所述槳葉和空化室(14)壁面滑動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huán)裝置(2)還包括排水管(23)和檢測組件(25),所述排水管(23)進水端設有浮板(22),所述沉淀池(1)上設有浮動槽(16),所述浮板(22)和浮動槽(16)滑動連接,所述排水管(23)出水端設有排水泵(24),排水管(23)上設有檢測腔(232),所述檢測組件(25)置于檢測腔(232)內,檢測組件(25)包括基板(252)和光源(253),所述基板(252)置于檢測腔(232)內,基板(252)上設有兩個電極板(251),兩個所述電極板(251)間填充樹脂膠,兩個電極板(251)分別和電源連通,所述光源(253)和基板(252)呈對位布置,光源(253)朝向樹脂膠,所述光源(253)、和兩個電極板(251)構成檢測電路,所述排水泵(24)和檢測電路電連。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huán)裝置(2)還包括堵板(27),所述排水管(23)螺旋外側設有排渣口(231),所述堵板(27)和排渣口(231)滑動連接,排水管(23)進水端螺旋布置,排水管(23)進水端螺徑從下到上逐漸減小,所述堵板(27)為“L”型設置。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篩分槽(1222)內設有篩網(26)。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篩分槽(1222)末端設有折角,篩分槽(1222)內液體流動方向向上,所述篩網(26)位于篩分槽(1222)向上的行程末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SBR法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包括沉淀池、循環(huán)裝置和導流裝置,循環(huán)裝置和沉淀池連接,導流裝置和沉淀池連接,沉淀池上設有沉淀槽,沉淀槽一側設有進液口,進液口和沉淀槽連通,進液口遠離沉淀槽一端和水源管道連通。
沉淀池為主要的安裝基礎,對其他各裝置進行安裝,通過循環(huán)裝置進行水體循環(huán),提高沉淀分離效率,通過導流裝置進行水體導流,控制管路通斷,進液口一端導向沉淀槽內,另一端通過管道和水源連通,通過泵壓,將待處理水體送入沉淀槽內進行處理。
進一步的,沉淀槽底部設有導流道,導流道上端和沉淀槽導通,循環(huán)裝置通過導流道和沉淀槽導通,循環(huán)裝置包括循環(huán)泵,導流道遠離沉淀槽一端設有安裝槽,循環(huán)泵置于安裝槽內,循環(huán)泵進口和導流道連通,導流道包括若干分流段,分流段上端和沉淀槽連通,分流段末端設有匯流段,若干分流段底端交匯,分流段和匯流段連通,匯流段和循環(huán)泵連通,安裝槽一側設有循環(huán)流道,循環(huán)泵出口和循環(huán)流道導通,循環(huán)流道末端和沉淀槽導通。
通過導流道進行水體導流,導流道一端和沉淀槽導通,另一端和循環(huán)泵連通,通過循環(huán)泵泵液,對水體進行循環(huán),便于對水體進行初步篩分,通過安裝槽對循環(huán)泵進行安裝,分流段上端沿沉淀槽底部布置,通過陣列布置,使水體中的污泥顆?梢匝刂拷陨硐路降姆至鞫沃苯酉蛳铝鲃樱瑥亩M入強制循環(huán),降低污泥顆粒在沉淀槽內的水平向流動能力,防止污泥向沉淀槽中間匯聚、堆積,影響處理效率,通過匯流段對分流段輸送的水體進行匯流,通過強制循環(huán),對污泥進行動態(tài)沉淀,減少污泥沉淀時間,提高沉淀分離效率,循環(huán)泵通過泵壓,將循環(huán)水體通過循環(huán)流道重新送入沉淀槽內,進行水體強制循環(huán)過濾。
進一步的,匯流段下端螺旋布置,匯流段螺徑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匯流段出口包括回流槽和篩分槽,回流槽位于匯流段螺旋外層,篩分槽位于匯流段螺旋內層,篩分槽和循環(huán)泵連通。
匯流段下端通過螺旋布置,使水體在向下流動的過程中,沿螺旋方向向下流動,從而產生離心力,大、小顆粒的污泥隨著水體一起進入?yún)R流段內,使污泥顆粒在匯流段內離心分層,在離心力作用下,由于大顆粒的污泥自身重力較大,在離心力作用下,使大顆粒污泥位于匯流段外層,小顆粒污泥位于匯流段內層,從而進行初步分離,大顆粒的污泥回流槽和篩分槽之間設有隔板,使攜帶有大顆粒污泥的水體沿著回流槽重新進入沉淀槽內,便于對大顆粒污泥進行留存,當做下一反應沉淀過程的菌種,大顆粒污泥提高和廢水的接觸面積,提高污泥活化效率,避免小顆粒污泥淤積,影響活性污泥流動性。
進一步的,分流段上端直徑沿沉淀槽水平方向從內向外逐漸增大。
通過分流段直徑從內向外漸變設置,防止污泥顆粒阻塞分流段上端,通過循環(huán)流道進行水體循環(huán)后,水體橫向流動性能減弱,污泥主要受到向下的水體沖力,使大顆粒污泥顆粒水平向受力降低,沿沉淀槽槽底移動能力減弱。
進一步的,污泥沉淀分離處理設備還包括增壓泵,增壓泵進口和循環(huán)流道連通,沉淀池上設有射流道,增壓泵出口和射流道連通,射流道末端設有空化室,導流裝置包括截止板和驅動電機,空化室一側設有截止槽,截止板和截止槽轉動連接,空化室通過截止槽和匯流段間歇連通,射流道包括壓縮段、整流段和膨脹段,壓縮段、整流段和膨脹段沿液體流動方向依次布置,壓縮段直徑漸縮設置,膨脹段直徑漸擴設置,整流段一側設有旁通流道,旁通流道遠離整流段一端和空氣連通,驅動電機置于空化室內,驅動電機輸出端設有轉槳,轉槳包括槳軸,沿槳軸周向設有若干槳葉,槳葉弧形設置,空化室弧形布置,槳葉和空化室壁面滑動連接。
通過增壓泵增壓,輔助進行曝氣,增壓泵一端通過循環(huán)流道和沉淀槽連通,通過機械增壓,對水體進行提速,使水體射流進入射流道內,通過壓縮段直徑漸縮設置,隨著過流截面減小,使射流水體速度進一步提高,當水體進入整流段內,整流段直徑最小,水體流速最大,壓力最小,整流段通過旁通流道和空氣連通,通過射流水體形成負壓,使含氧空氣通過旁通流道進入整流段內,在射流水體內形成微型氣核,當攜帶氣核的水體從整流段進入膨脹段后,隨著外界壓力降低,射水體內的氣核迅速生長,形成小氣泡,進行空化,通過空化室對驅動電機進行安裝,驅動電機帶動轉槳轉動,轉槳轉動方向前端的槳葉為外凸型設置,后端為內凹型,通過前端的弧面進行排液,通過強制升壓,使截止板沿截止槽轉動,空化室通過截止槽和匯流段連通,從而使氣泡水流經匯流段,并通過分流段分流,增壓水體和氧氣的接觸面積,提高充氧效率,減少曝氣時間,從而提高污泥活化效率,氣泡在上浮過程中,氧氣和水體不斷接觸,通過若干個分流段,提高整體活化均勻性。
進一步的,循環(huán)裝置還包括排水管和檢測組件,排水管進水端設有浮板,沉淀池上設有浮動槽,浮板和浮動槽滑動連接,排水管出水端設有排水泵,排水管上設有檢測腔,檢測組件置于檢測腔內,檢測組件包括基板和光源,基板置于檢測腔內,基板上設有兩個電極板,兩個電極板間填充樹脂膠,兩個電極板分別和電源連通,光源和基板呈對位布置,光源朝向樹脂膠,光源、和兩個電極板構成檢測電路,排水泵和檢測電路電連。
通過排水管一端和排水泵相連,當沉淀完成后,自動進行排水,通過浮板帶動排水管沿浮動槽滑動,隨著排水的進行,帶動排水管下移,進行浮動檢測,污泥顆粒密度大于水體密度,沉淀完成后,多位于沉淀槽底部,隨著排水管下移,水中懸浮的污泥顆粒密度逐漸增大,當通過排水管抽水時,水流進入檢測腔內,光源和基板分別位于檢測腔兩側,對檢測腔內的水體透光率進行實時檢測,當排水管插入水體較深位置時,懸浮污泥顆粒濃度增加,透光率降低,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傳播受阻,照射到樹脂膠上的光強減少,激發(fā)出的電子-空穴對減少,檢測電路上電流降低,當電流值低于標準值時,排水泵停轉,排水終止,防止排水擾動時,污泥隨著水流排出,提高排水質量。
進一步的,循環(huán)裝置還包括堵板,排水管螺旋外側設有排渣口,堵板和排渣口滑動連接,排水管進水端螺旋布置,排水管進水端螺徑從下到上逐漸減小,堵板為“L”型設置。
排渣口位于排水管靠近進口位置,通過向上的螺徑漸縮的螺旋布置,使含泥水流在螺旋作用下,產生離心,排渣口位于螺旋的外側,使大顆粒污泥在離心作用下沿螺旋的外側壁面滑動,當移動到排渣口時,堵板一端沿排渣口滑動,另一端用于水體換能傳動,通過堵板換能,帶動堵板上移,堵板的換能端傾斜布置,便于對大顆粒進行導向,使大顆粒污泥從排渣口排出,防止大顆粒污泥隨水體進入檢測腔,影響檢測精度。
作為優(yōu)化,篩分槽內設有篩網。篩分槽通過內部設置的篩網對小顆粒污泥進行自動篩分,篩網和篩分槽活動連接,篩網為抽拉式設置,便于對篩網和篩分槽進行定期清理,提高篩分質量。
作為優(yōu)化,篩分槽末端設有折角,篩分槽內液體流動方向向上,篩網位于篩分槽向上的行程末端。篩分槽末端通過彎折設置,對液體流動進行換向,使篩網位于篩分槽上方,從而提高小顆粒污泥的沉積空間,使小顆粒污泥重力方向和水流沖擊方向相反,在自重作用下可以進行沉積,提高篩分效率,防止快速堵塞篩網。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分流段使水體中的污泥顆?梢匝刂拷陨硐路降姆至鞫沃苯酉蛳铝鲃樱瑥亩M入強制循環(huán),降低污泥顆粒在沉淀槽內的水平向流動能力,防止污泥向沉淀槽中間匯聚、堆積,影響處理效率,通過強制循環(huán),對污泥進行動態(tài)沉淀,減少污泥沉淀時間,提高沉淀分離效率;通過離心作用下使大顆粒污泥和小顆粒污泥進行初步分離,使攜帶有大顆粒污泥的水體沿著回流槽重新進入沉淀槽內,便于對大顆粒污泥進行留存,當做下一反應沉淀過程的菌種,大顆粒污泥提高和廢水的接觸面積,提高污泥活化效率,避免小顆粒污泥淤積,影響活性污泥流動性;含氧空氣通過旁通流道進入整流段內,在射流水體內形成微型氣核,當攜帶氣核的水體從整流段進入膨脹段后,進行空化,并通過分流段分流,增壓水體和氧氣的接觸面積,提高充氧效率,減少曝氣時間,從而提高污泥活化效率,氣泡在上浮過程中,氧氣和水體不斷接觸,通過若干個分流段,提高整體活化均勻性;沉淀完成后,通過排水管抽水,水流進入檢測腔內,通過對檢測腔內的水體透光率進行實時檢測,當電流值低于標準值時,排水泵停轉,排水終止,防止排水擾動時,污泥隨著水流排出,提高排水質量。
(發(fā)明人:慶巴圖;高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