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4.05
申請日:2021.11.29
分類號:C25C1/20(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包括電解液加熱機構、電解池主體、二次濃縮機構;所述電解液加熱機構包括開口朝上的加熱池,所述加熱池內(nèi)底部具有多條左右延伸的條狀凸棱,所述加熱池底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設有多根加熱管,所述加熱管上側具有多個燃燒加熱噴頭;利用電解液加熱機構將待電解的含貴金屬廢水加熱到適當溫度,使得待電解的廢水達到最好的電解條件,利用電解池主體對待電解的廢水進行電解沉淀,使得廢水中的貴金屬析出沉淀,微氣泡發(fā)生管能夠產(chǎn)生豐富的小氣泡對待電解的廢水進行細膩充分的攪拌,能夠對電極附近的廢水起到及時補充作用。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解液加熱機構(10)、電解池主體(20)、二次濃縮機構(30);所述電解液加熱機構(10)包括開口朝上的加熱池(11),所述加熱池(11)內(nèi)底部具有多條左右延伸的條狀凸棱(111),所述加熱池(11)底部固定有固定架(110),所述固定架(110)上固定設有多根加熱管(13),所述加熱管(13)上側具有多個燃燒加熱噴頭(131);所述電解池主體(20)包括開口朝上的電解回收池(21),所述電解回收池(21)頂部具有開口朝下的支撐頂蓋(211),所述電解回收池(21)內(nèi)固定有多個前后延伸的固定隔板(212),多個所述固定隔板(212)均勻間隔分布,所述固定隔板(212)左右兩側面均固定有一塊負電極板(22),相鄰的所述固定隔板(212)之間設有正電極板(23),所述正電極板(23)為中空的薄殼結構,所述正電極板(23)頂部固定設有支撐桿(231),所述支撐桿(231)頂端與所述支撐頂蓋(211)固定連接;所述電解回收池(21)后側固定設有電解注入殼(26),所述電解注入殼(26)與所述電解回收池(21)內(nèi)部相連通,所述電解注入殼(26)底部具有多個注液孔(261),所述電解注入殼(26)與所述加熱池(11)相連通;所述電解回收池(21)前側固定設有電解排液殼(27),所述電解排液殼(27)與所述電解回收池(21)內(nèi)部相連通,所述電解排液殼(27)外側靠近頂部位置具有電解排液孔(271);所述二次濃縮機構(30)用于對所述電解池主體(20)電解后的溶液進行濃縮處理,所述二次濃縮機構(30)包括中空的加熱柱(31),所述加熱柱(31)內(nèi)側壁固定纏繞設有加熱絲(311),所述加熱柱(31)外側包圍設有蒸氣回收殼(33),所述加熱柱(31)靠近頂部位置設有噴淋環(huán)(32),所述噴淋環(huán)(32)靠近所述加熱柱(31)的一側具有多個噴淋頭(321),所述蒸氣回收殼(33)為中空的環(huán)形結構,所述蒸氣回收殼(33)靠近所述加熱柱(31)的側面具有多個與自身內(nèi)部相連通的排氣孔(331),所述蒸氣回收殼(33)內(nèi)部靠近外側的內(nèi)側壁上固定設有冷凝管(332);所述蒸氣回收殼(32)外側靠近頂部的位置固定設有中空的蒸氣排氣環(huán)(333),所述蒸氣排氣環(huán)(333)內(nèi)部與所述蒸氣回收殼(33)內(nèi)部設置;所述蒸氣回收殼(33)外側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設有環(huán)形的冷凝排液管(335),所述冷凝排液管(335)與所述蒸氣回收殼(33)內(nèi)部相連通;所述蒸氣排氣環(huán)(333)下端固定設有上下貫通的導流筒(35),所述導流筒(35)下方設有開口朝上的容納池(36)。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池(11)外側底部具有多條左右延伸的輔助加熱凹槽(112),所述輔助加熱凹槽(112)內(nèi)固定有導熱片(113),所述導熱片(113)在所述輔助加熱凹槽(112)內(nèi)彎折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池(11)外側包圍設有加熱密封殼(12),所述加熱密封殼(12)頂部邊緣與所述加熱池(11)頂部邊緣密封連接,所述加熱密封殼(12)將固定架(110)包圍在內(nèi),所述固定架(110)上固定有多根供氣管(14),所述供氣管(14)位于所述加熱管(13)下方,所述加熱密封殼(12)內(nèi)具有煙氣排放管(132),所述煙氣排放管(132)延伸到所述加熱密封殼(12)外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回收池(21)內(nèi)底部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微氣泡發(fā)生管(24)。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微氣泡發(fā)生管(24)之間設有前后延伸的容納回收板(213),所述容納回收板(213)在每個所述微氣泡發(fā)生管(24)下方布置有一個,所述容納回收板(213)前后兩端固定在所述電解回收池(21)內(nèi)側壁上,所述容納回收板(213)頂部為內(nèi)凹結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回收池(21)外側包圍固定設有保溫殼(25),所述保溫殼(25)頂部邊緣與所述電解回收池(21)頂部邊緣密封連接,所述保溫殼(25)內(nèi)側面固定設有保溫加熱管(251)。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柱(31)下端固定設有導流錐(34),所述導流錐(34)為倒圓錐結構,所述導流錐(34)側面為環(huán)形內(nèi)凹結構,所述導流錐(34)側面沿母線延伸具有多條導流槽(341)。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氣回收殼(32)靠近所述加熱柱(31)一側的外側壁上固定設有環(huán)形開口朝上的導流殼(334),所述導流殼(334)設置在靠近所述加熱柱(31)下端的位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對所述電解池主體(20)產(chǎn)生的沉淀物進行熔煉的熔煉機構(40),所述熔煉機構(40)包括開口朝上的熔煉坩堝(41),所述熔煉坩堝(41)底部具有熔煉排液孔(411),所述熔煉排液孔(411)上端為倒錐形敞口結構,所述熔煉排液孔(411)頂部敞口結構處設有密封頂蓋(412),所述密封頂蓋(412)頂部為弧形凸起結構,所述密封頂蓋(412)與所述熔煉排液孔(411)的倒錐形敞口結構密封配合;所述熔煉坩堝(41)外側底部固定有支撐環(huán)(42),所述支撐環(huán)(42)內(nèi)上下滑動配合設有滑動頂環(huán)(421),所述滑動頂環(huán)(421)內(nèi)側固定有上下延伸的頂桿(422);所述支撐環(huán)(42)內(nèi)側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設有固定環(huán)(423),所述固定環(huán)(423)內(nèi)側設有震動環(huán)(424),所述震動環(huán)(424)與所述固定環(huán)(423)之間通過多個支撐彈簧(425)相連接,所述震動環(huán)(424)內(nèi)固定設有上下延伸的熔液流通管(43),所述熔液流通管(43)上端為倒錐形的敞口結構;所述熔煉坩堝(41)下方設有開口朝上的冷卻桶(45),所述冷卻桶(45)內(nèi)裝有冷卻水。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環(huán)(42)外側轉動配合設有升降控制環(huán)(44),所述支撐環(huán)(42)側壁具有上下延伸且內(nèi)外貫通的第一滑槽(426),所述第一滑槽(426)環(huán)形陣列均勻布置有多個,所述滑動頂環(huán)(421)側面固定設有滑塊(427),所述滑塊(427)上下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426)內(nèi),所述升降控制環(huán)(44)側壁具有螺旋延伸且外貫通的第二滑槽(441),所述滑塊(427)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441)內(nèi)。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方便快捷地提取廢水中的貴金屬。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電解技術提取廢水中貴金屬提取裝置,包括電解液加熱機構、電解池主體、二次濃縮機構;
所述電解液加熱機構包括開口朝上的加熱池,所述加熱池內(nèi)底部具有多條左右延伸的條狀凸棱,所述加熱池底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設有多根加熱管,所述加熱管上側具有多個燃燒加熱噴頭;
所述電解池主體包括開口朝上的電解回收池,所述電解回收池頂部具有開口朝下的支撐頂蓋,所述電解回收池內(nèi)固定有多個前后延伸的固定隔板,多個所述固定隔板均勻間隔分布,所述固定隔板左右兩側面均固定有一塊負電極板,相鄰的所述固定隔板之間設有正電極板,所述正電極板為中空的薄殼結構,所述正電極板頂部固定設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頂端與所述支撐頂蓋固定連接;
所述電解回收池后側固定設有電解注入殼,所述電解注入殼與所述電解回收池內(nèi)部相連通,所述電解注入殼底部具有多個注液孔,所述電解注入殼與所述加熱池相連通;
所述電解回收池前側固定設有電解排液殼,所述電解排液殼與所述電解回收池內(nèi)部相連通,所述電解排液殼外側靠近頂部位置具有電解排液孔;
所述二次濃縮機構用于對所述電解池主體電解后的溶液進行濃縮處理,所述二次濃縮機構包括中空的加熱柱,所述加熱柱內(nèi)側壁固定纏繞設有加熱絲,所述加熱柱外側包圍設有蒸氣回收殼,所述加熱柱靠近頂部位置設有噴淋環(huán),所述噴淋環(huán)靠近所述加熱柱的一側具有多個噴淋頭,所述蒸氣回收殼為中空的環(huán)形結構,所述蒸氣回收殼靠近所述加熱柱的側面具有多個與自身內(nèi)部相連通的排氣孔,所述蒸氣回收殼內(nèi)部靠近外側的內(nèi)側壁上固定設有冷凝管;
所述蒸氣回收殼外側靠近頂部的位置固定設有中空的蒸氣排氣環(huán),所述蒸氣排氣環(huán)內(nèi)部與所述蒸氣回收殼內(nèi)部相連通設置;
所述蒸氣回收殼外側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設有環(huán)形的冷凝排液管,所述冷凝排液管與所述蒸氣回收殼內(nèi)部相連通;
所述蒸氣排氣環(huán)下端固定設有上下貫通的導流筒,所述導流筒下方設有開口朝上的容納池。
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池外側底部具有多條左右延伸的輔助加熱凹槽,所述輔助加熱凹槽內(nèi)固定有導熱片,所述導熱片在所述輔助加熱凹槽內(nèi)彎折延伸。
說明:所述導熱片有利于使得所述加熱池底部受熱更加均勻,以及使熱傳遞效率更高。
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池外側包圍設有加熱密封殼,所述加熱密封殼頂部邊緣與所述加熱池頂部邊緣密封連接,所述加熱密封殼將固定架包圍在內(nèi),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多根供氣管,所述供氣管位于所述加熱管下方,所述加熱密封殼內(nèi)具有煙氣排放管,所述煙氣排放管延伸到所述加熱密封殼外部。
說明:所述加熱密封殼能夠對加熱燃燒時產(chǎn)生的廢氣進行更方便回收集中處理,避免污染環(huán)境。
優(yōu)選地,所述電解回收池內(nèi)底部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微氣泡發(fā)生管。
說明:所述微氣泡發(fā)生管能夠產(chǎn)生豐富的小氣泡對待電解的廢水進行細膩充分的攪拌,能夠對電極附近的廢水起到及時補充作用,使得電極附近的溶液不斷換新,避免鈍化現(xiàn)象。
優(yōu)選地,相鄰的所述微氣泡發(fā)生管之間設有前后延伸的容納回收板,所述容納回收板在每個所述微氣泡發(fā)生管下方布置有一個,所述容納回收板前后兩端固定在所述電解回收池內(nèi)側壁上,所述容納回收板頂部為內(nèi)凹結構。
說明:電解液中析出的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堆積在所述容納回收板上,方便回收采集。
優(yōu)選地,所述電解回收池外側包圍固定設有保溫殼,所述保溫殼頂部邊緣與所述電解回收池頂部邊緣密封連接,所述保溫殼內(nèi)側面固定設有保溫加熱管。
說明:所述保溫殼與所述保溫加熱管能夠使得所述電解回收池內(nèi)部保持相對的恒溫,有利于提高電解效率。
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柱下端固定設有導流錐,所述導流錐為倒圓錐結構,所述導流錐側面為環(huán)形內(nèi)凹結構,所述導流錐側面沿母線延伸具有多條導流槽。
優(yōu)選地,所述蒸氣回收殼靠近所述加熱柱一側的外側壁上固定設有環(huán)形開口朝上的導流殼,所述導流殼設置在靠近所述加熱柱下端的位置。
說明:所述導流殼用于回收所述蒸氣回收殼靠近所述加熱柱一側的外側壁上凝結的水流。
優(yōu)選地,上述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電解池主體產(chǎn)生的沉淀物進行熔煉的熔煉機構,所述熔煉機構包括開口朝上的熔煉坩堝,所述熔煉坩堝底部具有熔煉排液孔,所述熔煉排液孔上端為倒錐形敞口結構,所述熔煉排液孔頂部敞口結構處設有密封頂蓋,所述密封頂蓋頂部為弧形凸起結構,所述密封頂蓋與所述熔煉排液孔的倒錐形敞口結構密封配合;
所述熔煉坩堝外側底部固定有支撐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內(nèi)上下滑動配合設有滑動頂環(huán),所述滑動頂環(huán)內(nèi)側固定有上下延伸的頂桿;
所述支撐環(huán)內(nèi)側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設有固定環(huán),所述固定環(huán)內(nèi)側設有震動環(huán),所述震動環(huán)與所述固定環(huán)之間通過多個支撐彈簧相連接,所述震動環(huán)內(nèi)固定設有上下延伸的熔液流通管,所述熔液流通管上端為倒錐形的敞口結構;
所述熔煉坩堝下方設有開口朝上的冷卻桶,所述冷卻桶內(nèi)裝有冷卻水。
說明:所述熔煉機構能夠對電解析出的沉淀物進行高效熔煉,并制備成顆粒狀成品。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環(huán)外側轉動配合設有升降控制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側壁具有上下延伸且內(nèi)外貫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環(huán)形陣列均勻布置有多個,所述滑動頂環(huán)側面固定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上下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升降控制環(huán)側壁具有螺旋延伸且外貫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滑塊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內(nèi)。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利用電解液加熱機構將待電解的含貴金屬廢水加熱到適當溫度,使得待電解的廢水達到最好的電解條件,然后利用電解池主體對待電解的廢水進行電解沉淀,使得廢水中的貴金屬析出沉淀,電解過程中對電解回收池進行保溫處理,使得電解效率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微氣泡發(fā)生管能夠產(chǎn)生豐富的小氣泡對待電解的廢水進行細膩充分的攪拌,能夠對電極附近的廢水起到及時補充作用,二次濃縮機構能夠對電解池主體中電解后的廢水進行再濃縮處理,然后再利用電解池主體進行電解,以徹底回收廢水中的貴金屬。
(發(fā)明人:蔣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