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5.11.20
公開(公告)日2016.01.13
IPC分類號C02F11/00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通過1)沉淀,2)濃縮,3)消化,4)調節(jié),5)發(fā)酵,6)脫水,7)堆捂,完成,與消化前污泥相比可減少20%的體積,消除了惡臭;周期短、連續(xù)性強、易上規(guī)模、成本低、易操作,實用、高效、處置徹底、零排放、全回收、無二次污染的特點。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沉淀,對工業(yè)污水初沉24-48h,而轉移到第二個沉淀池中對污泥二次沉淀24-48h;
2)濃縮,采用重力濃縮法進行污泥的濃縮,濃縮后污泥的含水率為90-96%濃縮池采用直徑為5-20米的圓池,內設攪拌機械作緩慢攪拌,污泥在濃縮池中的停留時間,一般為12-14小時,濃縮池的表面污泥固體負荷率,視污泥性質而不同,初次沉淀池污泥為100-150公斤/日,活性污泥為20-40公斤/日,在濃縮池中,固體顆粒借重力下降,水分從泥中擠出,濃縮污泥從池底排出,污泥水從池面堰口外溢或從池測出水口流出;
3)消化,將步驟2中的污泥轉到消化池中,并加入一定質量比的三氯化鋁,硫酸亞鐵,碳酸鈉,機械攪拌處理;
4)調節(jié),用硫酸或廢液堿、石灰乳來調節(jié)堿性PH為6-8,水60-70%,按照污泥與爐渣10: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5)發(fā)酵,將步驟4中的污泥,轉移到發(fā)酵池中,按照一定光合菌,酵母菌,枯草桿菌,硝化細菌的比例,接種,發(fā)酵10-15天;
6)脫水污泥脫水采用帶式壓濾機,使得污泥的含水量在50-60%;
7)堆捂,覆膜,溫度30-40攝氏度,30-50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三氯化鋁,硫酸亞鐵,碳酸鈉質量比為2: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光合菌,酵母菌,枯草桿菌,硝化細菌質量比為1:1:1:1。
說明書
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水、廢水、污水或污泥處理的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對生活用水和工業(yè)廢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中含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由于污泥的含水量高達85%以上,所以極易腐化變臭,嚴重污染環(huán)境。由于污泥的脫水是一項極難實現(xiàn)的技術,所以世界各國對污泥的處理最初均采用填埋法,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后發(fā)現(xiàn),對污泥填埋沒有最終消除污染,并對水資源及農作物產生嚴重危害。當進入80年代后,才對污泥的處理有了較大的改進。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是污水處理的產物,富集了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質,由于我國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排放,因此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和污泥中不可避免地含有重金屬。我國污泥產生量大、處理處置率低.污泥長期暴露在環(huán)境中,重金屬元素會逐漸釋放進入環(huán)境介質,進而影響環(huán)境安全與人體健康。污泥的重金屬含量是選擇污泥處置方式尤其是土地利用和建材利用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污泥的重金屬含量是國家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和普通百姓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目前,比較好的,能夠使污泥真正脫水并進行處理方法是,將污泥油炸,使水分脫除后,達到75%以下,將固體物做燃料的原料使用的這種方法的不足是:運行成本極高,以工藝中設備壽命短,許多國家用發(fā)電產生的發(fā)電尾氣將污泥烘干,將固體物做燃料的原料,這種方法的不足是:投資大,運行成本高,污泥發(fā)酵后做成肥料,它的不足在于:污泥中的汞、鋅等重金屬易通過植物根系被吸收,使糧食和蔬菜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污泥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具有處置周期短、連續(xù)性強、易上規(guī)模、成本低、不外加能源,節(jié)能、省工,經濟效益高、工藝簡單、易操作,實用、高效、處置徹底、零排放、全回收、無二次污染的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業(yè)污泥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沉淀,對工業(yè)污水初沉24-48h,而轉移到第二個沉淀池中對污泥二次沉淀24-48h。
2)濃縮,采用重力濃縮法進行污泥的濃縮,濃縮后污泥的含水率為90-96%濃縮池采用直徑為5-20米的圓池,內設攪拌機械作緩慢攪拌,污泥在濃縮池中的停留時間,一般為12-14小時,濃縮池的表面污泥固體負荷率,視污泥性質而不同,初次沉淀池污泥為100-150公斤/日,活性污泥為20-40公斤/日,在濃縮池中,固體顆粒借重力下降,水分從泥中擠出,濃縮污泥從池底排出,污泥水從池面堰口外溢或從池測出水口流出。
3)消化,將步驟2中的污泥轉到消化池中,并加入一定質量比的三氯化鋁,硫酸亞鐵,碳酸鈉,機械攪拌處理。
4)調節(jié),用硫酸或廢液堿、石灰乳來調節(jié)堿性PH為6-8,水60-70%,按照污泥與爐渣10: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5)發(fā)酵,將步驟4中的污泥,轉移到發(fā)酵池中,按照一定光合菌,酵母菌,枯草桿菌,硝化細菌的比例,接種,發(fā)酵10-15天。
6)脫水污泥脫水采用帶式壓濾機,使得污泥的含水量在50-60%。
7)堆捂,覆膜,溫度30-40攝氏度,30-50天。
所述步驟3)中的三氯化鋁,硫酸亞鐵,碳酸鈉質量比為2:2:1。
污泥濃縮和脫水是通過物理方法,提高污泥中固體含量,污泥消化是利用化學手段來使污泥有機物分解,從而降低污泥總量,發(fā)酵池是利用兼性厭氧發(fā)酵的方法來達到污泥穩(wěn)定化的目的,這是處理工藝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之處:
與消化前污泥相比可減少20%的體積,消除了惡臭;周期短、連續(xù)性強、易上規(guī)模、成本低、易操作,實用、高效、處置徹底、零排放、全回收、無二次污染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收集工業(yè)污水沉淀,對工業(yè)污水初沉24h,而后對污泥二次沉淀24h,采用重力濃縮法進行污泥的濃縮,濃縮后污泥的含水率為90-96%濃縮池采用直徑為 5-20米的圓池,內設攪拌機械作緩慢攪拌,污泥在濃縮池中的停留時間,一般為12-14小時,濃縮池的表面污泥固體負荷率,視污泥性質而不同,初次沉淀池污泥為100-150公斤/日,活性污泥為20-40公斤/日,在濃縮池中,固體顆粒借重力下降,水分從泥中擠出,濃縮污泥從池底排出,污泥水從池面堰口外溢或從池測出水口流出,再將污泥轉到消化池中,并加入三氯化鋁,硫酸亞鐵,碳酸鈉質量比為2:2:1,機械攪拌處理,調節(jié),用硫酸或廢液堿來調節(jié)PH為7,含水量60-70%,按照污泥與爐渣10: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發(fā)酵,中的污泥,轉移到發(fā)酵池中,按照光合菌,酵母菌,枯草桿菌,硝化細菌=1:1:1:1的比例,接種,發(fā)酵15天,脫水污泥脫水采用帶式壓濾機,使得污泥的含水量在50%,堆捂,覆膜,溫度30-40攝氏度,30-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