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东京热强奸精品_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_日韩男人的天堂_伊人中文无码综合网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技術轉移 >> 正文

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技術

發(fā)布時間:2018-4-9 14:49:26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申請日2015.09.16

  公開(公告)日2015.12.16

  IPC分類號C02F11/04

  摘要

  一種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包括上蓋設有氣體收集器的厭氧發(fā)酵罐罐體。該罐體兩側上方分別設有進料管與出料管。罐體內還設有攪拌器。污泥儲罐下方通過污泥泵與罐體一側上方的進料管連接。污泥儲罐上部通過污泥回流管與罐體另一側上方的出料管連接。它的特點是:罐體內設有豎向環(huán)狀布置的碳棒。碳棒被連接件相互連接并被固定件緊固于罐體的內壁。碳棒的數量至少為3根。碳棒的直徑范圍為10-200mm,長度范圍為100-5000mm。罐體的直徑大于5米時,設置內外兩圈碳棒。罐體的橫截面為矩形時,碳棒的布置為矩形。該裝置將碳棒直接置于厭氧發(fā)酵罐罐體的污泥中即可,安裝與管理簡便。有利于環(huán)保。節(jié)省投資。碳棒廉價易得,一次投入長久有效,容易實現工業(yè)化應用。

  摘要附圖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包括上蓋設有氣體收集器(4)的 厭氧發(fā)酵罐罐體(10),該罐體(10)兩側上方分別設有進料管(3)與 出料管(11),所述罐體(10)內還設有攪拌器(5),污泥儲罐(1)下 方通過污泥泵(2)與所述罐體(10)一側上方的進料管(3)連接,所 述污泥儲罐(1)上部通過污泥回流管(12)與所述罐體(10)另一側 上方的出料管(11)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0)內設有豎向環(huán) 狀布置的碳棒(7),所述碳棒(7)被連接件(9)相互連接并被固定件 (8)緊固于所述罐體(10)的內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連接件(9)為不銹鋼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碳棒(7)的數量至少為3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碳棒(7)的直徑范圍為10-2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碳棒(7)的長度范圍為100-500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罐體(10)的直徑大于5米時,設置內外兩圈碳棒(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內外兩圈碳棒(7)的徑向間距為1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罐體(10)的橫截面為矩形時,碳棒的布置為矩形。

  說明書

  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境污染治理設備。

  技術背景

  厭氧產甲烷是有機廢物處理的有效途徑,有機固體廢物在厭氧消化 中不僅減量化,而且可以產生能源--甲烷氣。目前,厭氧消化技術已經 被廣泛用于污水處理、城市污泥消化、垃圾處置等。但是,在厭氧處理 城市污泥時,該技術存在以下問題:(1)污泥的結構復雜,水解酸化速 度緩慢,這是污泥厭氧消化的速率限制過程;(2)產甲烷對環(huán)境敏感, 厭氧水解酸化產生的有機酸積累容易對產甲烷菌造成抑制,致使產甲烷 停頓,乃至厭氧發(fā)酵失敗。

  為了提高污泥的水解酸化效率,堿煮、超聲、機械破碎等手段已經 被用于污泥的預處理。但是這些方法需要單獨的預處理環(huán)節(jié),而且能耗 大、化學污染嚴重,因此很少在實際污泥處理中應用。

  在應對產甲烷效率低的問題上,增加厭氧微生物數量,即提高水解 酸化菌和產甲烷菌的生物量,是另外一種提高產甲烷效率的方法。一些 報道中,在反應器中投加微生物附著材料(比如活性炭、高分子材料等), 截留反應器中的微生物,減少微生物的流失,這種反應器事實上與傳統(tǒng) 的厭氧濾池(AF)類似。這種微生物的截留方法,設計較為復雜,大量 濾料密布攔截于反應器內的出水水流方向,很容易造成堵塞,且檢修較 為復雜。也有直接將生物截留物質投加到厭氧裝置的,如中國發(fā)明專利 CN201310175120.0,將木炭粉投加到厭氧系統(tǒng),增加微生物持有量,但 是這些材料會隨出水(或處理后的發(fā)酵污泥)流失,需要持續(xù)投加。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fā)明提出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增強污 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包括上蓋設有氣體收集器的厭氧發(fā)酵罐罐體。該罐體 兩側上方分別設有進料管與出料管。罐體內還設有攪拌器。污泥儲罐下 方通過污泥泵與罐體一側上方的進料管連接。污泥儲罐上部通過污泥回 流管與罐體另一側上方的出料管連接。它的特點是:罐體內設有豎向環(huán) 狀布置的碳棒。碳棒被連接件不銹鋼絲相互連接并被固定件緊固于罐體 的內壁。碳棒的數量至少為3根。碳棒的直徑范圍為10-200mm,長度范 圍為100-5000mm。當罐體的直徑大于5米時,設置內外兩圈碳棒,內外 兩圈碳棒的徑向間距為1m。當罐體的橫截面為矩形時,碳棒的布置為矩 形。

  本技術方案提出在厭氧污泥發(fā)酵裝置中設置少量碳棒,替代以往投 加大量載體以截留微生物的做法,即可獲得明顯的污泥分解和產甲烷效 率的提升。其原理是基于我們近期研究發(fā)現的厭氧消化的另外一種機 理:厭氧氧化菌可以直接分解有機物包括污泥中的大分子,并將氧化有 機物產生的電子,傳遞給產甲烷菌,產甲烷菌利用這些電子還原二氧化 碳為甲烷。為了提高污泥發(fā)酵的效果,需要提高厭氧氧化菌和產甲烷菌 之間的電子傳遞效率。在一般的厭氧體系內,這兩類微生物依靠直接接 觸、細菌的導電鞭毛連接或電子穿梭等方式進行電子交換。但是這些電 子交換方式只有在相鄰、相近的微生物之間才可能進行,效率較低。而 導電性的碳棒投加到污泥厭氧發(fā)酵系統(tǒng)中,厭氧氧化微生物和產甲烷菌 之間即使不直接接觸或沒有導電性的細菌鞭毛連接,也可以進行長距離 的電子傳遞,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微生物種間電子傳遞的空間。更為 重要的是,碳棒作為導體材料,具有比微生物鞭毛更加優(yōu)越的導電性和 長距離傳輸電子的能力,且厭氧氧化微生物無需生長導電鞭毛,節(jié)約微 生物的能量消耗,因此有更高的生長速度,并更好參與污泥的水解酸化, 因此也提高污泥的水解酸化效率。

  在厭氧污泥中加入碳棒,厭氧氧化菌和產甲烷菌之間通過這種導性 材料進行電子交換。這樣,具有宏觀尺度的導電材料可以克服厭氧氧化 菌電子傳遞的不足以及與其他微生物空間距離的限制,提高污泥發(fā)酵效 率和產甲烷效率。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原理,使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區(qū) 別于截留微生物的方法。本發(fā)明無需設置專門的填料層,而是直接將少 量碳棒置于厭氧發(fā)酵污泥中,簡單易行,且不會堵塞反應器,僅需一次 性投加。該反應裝置的其它部件(攪拌、氣體收集、進出料等)、反應 溫度、反應時間等,與現有污泥處理類似。

  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的增強污泥厭氧發(fā)酵裝置具有下述明顯的效 果:

  1)用碳棒作為導體材料,介入厭氧氧化菌和甲烷菌之間的電子傳 遞,使地桿菌分解有機物產生的電子直接被產甲烷菌利用,還原二氧化 碳為甲烷,提高產甲烷量和污泥分解速度,該裝置無需填料層,直接將 碳棒置于厭氧污泥消化池的污泥中即可,簡單易行,便于安裝與管理。

  2)碳棒方便安裝和檢修,易于布置在厭氧污泥發(fā)酵罐中。在發(fā)酵 罐中的布置方式,不會對厭氧污泥發(fā)酵系統(tǒng)的液流、氣流等造成明顯影 響,無堵塞問題,碳棒不會隨水流失,有利于環(huán)保。

  3)不僅適用于新建甲烷化工程,對于現有厭氧裝置的改造,也非 常簡單,僅根據工藝需要投加不同規(guī)格的碳棒,即可提高污泥處理效率, 節(jié)省投資。

  4)碳棒廉價易得,一次投入長久有效,成本低,容易實現工業(yè)化 應用。

相關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開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