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1.20
申請日:2022.10.24
分類號:C02F11/13(2019.01)I;C02F11/12(2019.01)I;F26B21/00(2006.01)I;F26B25/04(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污泥干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包括槳葉主軸和設置于槳葉主軸上的槳葉本體,所述槳葉本體具有槳葉空腔,所述槳葉空腔與槳葉主軸的內腔相連通,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或右側內壁沿周向間隔布置若干沿徑向設置的縱槽。本發(fā)明采用內壁縱槽與內置除液板結合的獨特設計,能從軸向與徑向兩個方向同時減薄冷凝液膜厚度,克服了傳統(tǒng)槳葉式干燥機干燥效率不高的缺點,有效提升了蒸汽側傳熱性能和干燥機總體干燥效率。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包括槳葉主軸(5)和設置于槳葉主軸(5)上的槳葉本體,所述槳葉本體具有槳葉空腔,所述槳葉空腔與槳葉主軸的內腔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或右側內壁沿周向間隔布置若干沿徑向設置的縱槽(2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或右側內壁周向設置除液板(7),所述除液板(7)的外側與槳葉本體的左內壁或右側內壁相連,內側懸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右側內壁均沿周向設置除液板(7),左右兩側的除液板(7)位置相對應,兩除液板(7)之間形成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本體包括左右兩塊相對傾斜設置的槳葉側板(2)、槳葉頂部封板(1)和槳葉端部封板(3),所述縱槽(200)設置于槳葉側板(2)上,兩塊槳葉側板(2)的后端相連,前端通過槳葉端部封板(3)相連,使得兩塊槳葉側板(2)的間距從前到后逐漸變小,兩塊槳葉側板(2)的頂部之間通過槳葉頂部封板(1)連接,兩塊槳葉側板(2)的底部與槳葉主軸(5)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側板(2)為扇環(huán)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兩塊所述槳葉側板(2)的間距從底部到頂部逐漸變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頂部封板(1)的寬度從前到后逐漸變小;所述槳葉端部封板(3)的寬度從底部到頂部逐漸變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空腔內沿徑向設置排水擋板(6),所述排水擋板(6)設置于槳葉空腔底部前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擋板(6)的底部與槳葉本體的底部內壁連接,排水擋板(6)的左右兩側分別與槳葉空腔的左右兩側內壁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主軸(5)內腔中設置蒸汽連通管(4),所述蒸汽連通管(4)用于連通槳葉空腔與槳葉主軸(5)的內腔。
發(fā)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技術方案。
一種內壁帶縱槽及除液板的污泥干燥機槳葉,包括槳葉主軸和設置于槳葉主軸上的槳葉本體,所述槳葉本體具有槳葉空腔,所述槳葉空腔與槳葉主軸的內腔相連通,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或右側內壁沿周向間隔布置若干沿徑向設置的縱槽。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或右側內壁周向設置除液板,所述除液板的外側與槳葉本體的左內壁或右側內壁相連,內側懸空。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本體的左側和右側內壁均沿周向設置除液板,左右兩側的除液板位置相對應,兩除液板之間形成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本體包括左右兩塊相對傾斜設置的槳葉側板、槳葉頂部封板和槳葉端部封板,所述縱槽設置于槳葉側板上,兩塊槳葉側板的后端相連,前端通過槳葉端部封板相連,使得兩塊槳葉側板的間距從前到后逐漸變小,兩塊槳葉側板的頂部之間通過槳葉頂部封板連接,兩塊槳葉側板的底部與槳葉主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側板為扇環(huán)結構。
進一步地,兩塊所述槳葉側板的間距從底部到頂部逐漸變大。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頂部封板的寬度從前到后逐漸變;所述槳葉端部封板的寬度從底部到頂部逐漸變大。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空腔內沿徑向設置排水擋板,所述排水擋板設置于槳葉空腔底部前端。
進一步地,所述排水擋板的底部與槳葉本體的底部內壁連接,排水擋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與槳葉空腔的左右兩側內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主軸內腔中設置蒸汽連通管,所述蒸汽連通管用于連通槳葉空腔與槳葉主軸的內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能顯著提升污泥干燥性能的新型污泥干燥機槳葉,采用內壁縱槽與內置除液板結合的獨特設計,能從軸向與徑向兩個方向同時減薄冷凝液膜厚度,克服了傳統(tǒng)槳葉式干燥機干燥效率不高的缺點,有效提升了蒸汽側傳熱性能和干燥機總體干燥效率;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加工便捷、尺寸靈活、通用性強、可批量化生產的新型污泥干燥機槳葉,采用多部件拼接的方式加工,各部件結構簡單,均可實現批量化加工;用于強化傳熱的縱槽與除液板結構簡單、批量加工難度小、尺寸靈活;本發(fā)明提供的新型槳葉可在不改變干燥機總體結構設計的基礎上直接替代現有傳統(tǒng)干燥機槳葉;
綜上,本發(fā)明克服了現有槳葉式干燥機干燥效率不高、效率提升困難的技術難題,在不改變干燥機及轉軸總體結構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種能夠顯著提升蒸汽側傳熱能力及干燥機總體效率的新型槳葉,該槳葉結構簡單、批量加工難度小、通用性強,為提升現有槳葉式干燥機干燥效率提供了技術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實用價值。
(發(fā)明人: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