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3.10.22
公開(公告)日2014.04.30
IPC分類號B01D21/02; B08B9/093
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包括斜管沉淀池及排污管,斜管沉淀池為聯(lián)排的錐形沉淀池,底部設有排污口,排污管連接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排污管上連接壓縮空氣反沖洗管。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解決因防止排污孔堵塞而采取的排污次數(shù)增多、清水流失量大、成本上升問題,在每根排污管出口處安裝一根壓縮空氣管,利用通入的壓縮空氣進行反沖洗,達到排除堵塞的目的。在出現(xiàn)排污孔堵塞時,只需短暫停下制水流程,并開啟壓縮空氣進行一次反沖洗即可解決堵塞問題,無需煩瑣的人工清洗過程。
權利要求書
1.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包括斜管沉淀池及排污管,所述的斜管沉淀池為聯(lián)排的錐形沉淀池,底部設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管連接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上連接壓縮空氣反沖洗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經(jīng)分支的連接管道分別與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縮空氣反沖洗管經(jīng)分支管路分別與排污管與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連接的分支的連接管道聯(lián)通,對連接管道進行反沖洗。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的連接管道為水處理斜管。
說明書
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洗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
背景技術
為降低水資源的消耗,造紙生產(chǎn)企業(yè)多需采用上水處理,更加合理使用水資源。 現(xiàn)有上水處理斜管沉淀池五個錐型底部各設一根DNl50排污管(管底有20mm小孔 一排),污泥通過小孔進入排污管,通過設在池外閥門定期開啟利用池水壓力排出。
但是現(xiàn)有技術會存在以下缺陷:因取水河道水質較差,且處理水量較大,每天都 會在沉淀池錐型底部形成大量污泥,為保證排污孔不被堵塞每天需開啟排污閥2~3 次,每次每個閥開啟時間約五分鐘,排污時清水流失量很大,直接造成制水成本上 升。如果減少排污次數(shù),排污孔就很容易堵塞;或者即使增加了排污次數(shù)堵塞情況 也有發(fā)生。一旦堵塞需停機排空池水,拆掉斜管后需人員親自進入四米深池底清污, 人工清污存在的危險因素很大,如因池底污泥有沼氣,易發(fā)生中毒現(xiàn)象;池子較深 且濕滑易滑倒摔傷,且花費的人工量也很大,斜管容易損壞。這些存在安全隱患, 且會造成成本的上升。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可以有 效排除堵塞、使用壽命較長的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上水處理斜管反沖洗裝置,包括斜管沉淀池及排污管,所述的斜管沉淀池 為聯(lián)排的錐形沉淀池,底部設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管連接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 所述的排污管上連接壓縮空氣反沖洗管。
所述的排污管經(jīng)分支的連接管道分別與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連接。
所述的壓縮空氣反沖洗管經(jīng)分支管路分別與排污管與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口連 接的連接管道聯(lián)通,對連接管道進行反沖洗。
所述的分支的連接管道為水處理斜管。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解決因防止排污孔堵塞而采取的排污次數(shù)增多、 清水流失量大、成本上升問題,在每根排污管出口處安裝一根壓縮空氣管,利用通 入的壓縮空氣進行反沖洗,達到排除堵塞的目的。在出現(xiàn)排污孔堵塞時,只需短暫 停下制水流程,并開啟壓縮空氣進行一次反沖洗即可解決堵塞問題,無需煩瑣的人 工清洗過程,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杜絕了安全隱患:原先排污孔堵塞時須人工下到四米深的池底清污,斜管底 部污泥積聚有較多沼氣,容易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
2、降低制水成本:據(jù)統(tǒng)計未按裝反沖洗裝置時制水量約平均3840噸/天,按裝 反沖洗裝置后平均3360噸/天,按制水成本2元/噸,每天節(jié)約費用為:480*2=960元, 年節(jié)約費用:960*340=326,400元;
3、降低人工,提高制水質量:原先即時加大排污量但排污孔堵塞情況仍有發(fā)生, 平均約三個月發(fā)生一次,清洗人工每次約120個工時,排污孔堵塞時排污不暢相應 制水質量也會下降;
4、提高斜管壽命;如果每年拆卸五次以上,斜管壽命在一年左右,每年零拆卸 壽命在四年以上,斜管成本13萬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