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膜分離技術(shù)在各個行業(yè)應(yīng)用廣泛,面對如此火熱的膜分離技術(shù),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膜分離技術(shù)。
1、什么是膜通量?什么是膜分離法的回收率?
膜通量又稱膜的透水量,指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通過單位膜面積的產(chǎn)水量,單位是m3/(m2˙h)或m3/(m2.d)。膜分離法的回收率是供水通過膜分離后的轉(zhuǎn)化率,即透過水量占供水量的百分率。
膜通量及回收率與膜的厚度、孔隙度等物理特性有關(guān),還與膜的工作環(huán)境如水溫、膜兩側(cè)的壓力差(或電位差)、原水的濃度等有關(guān)。選定某一種膜后,膜的物理特性不變時,膜通量和回收率只與膜的工作環(huán)境有關(guān)。在一定范圍內(nèi),提高水溫和加大壓力差可以提高膜通量和回收率,而進水濃度的升高會使膜通量和回收率下降。
2、什么是微濾、超濾和納濾?
微濾是一種精密過濾技術(shù),利用孔徑為0.1~1.5μm的濾膜對水進行過濾。微濾是一種低壓膜濾,進水壓力一般小于0.2MPa,過濾精度介于常規(guī)過濾和超濾之間,可分離水中直徑為0.03~15μm的組分,能去除水中的顆粒物、濁度、細菌、病毒、藻類等。
超濾膜分離技術(shù)是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孔徑為0.01-0.1μm的濾膜對水進行過濾的方法。操作壓力在0.5MPa以下,過濾精度介于納濾和超濾之間,可分離水中直徑為0.005~10μm、分子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化合物和膠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細菌、病毒和部分有機物。
納濾其過濾精度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早期又稱松散反滲透(LooseRO),操作壓力為3MPa以下。納濾膜早期又稱軟化膜,對鈣、鎂離子具有很高的去除率,能有效去除水中分子量在200以上、分子大小約1nm的可溶性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