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东京热强奸精品_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_日韩男人的天堂_伊人中文无码综合网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技術轉移 >> 正文

帶滲水收集功能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

發(fā)布時間:2018-5-29 20:51:48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申請日2010.07.17

  公開(公告)日2010.12.08

  IPC分類號E03C1/12; E03F5/04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包括一匯集器主體,在匯集器主體底部設有一出水口,頂部配設有封蓋;在封蓋上設有一主進水口和至少一個次進水口并在其側壁上開設有一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內至少設有一滲水收集孔;在匯集器主體的側壁上部設有一連接環(huán),連接環(huán)上開設有一滲水收集連接口,該滲水收集連接口與環(huán)形槽位置對應,并連接有滲水收集器。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能有效解決填充層積水以及橫支管連接處滲水的問題。

  摘要附圖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匯集器主體(1),在匯集器主體(1)底部設有一出水口(4),頂部配設有封蓋(5);在封蓋(5)上設有一主進水口(6)和至少一個次進水口(7)并在其側壁上開設有一環(huán)形槽(14),環(huán)形槽(14)內至少設有一滲水收集孔(10);在匯集器主體(1)的側壁上部配設有一連接環(huán)(8),連接環(huán)(8)上開設有一滲水收集連接口(9),該滲水收集連接口(9)與環(huán)形槽(14)位置對應,并連接有滲水收集器(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匯集器主體(1)內設有一擋板(2),通過擋板(2)將匯集器主體(1)內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存水彎(3),另一部分與匯集器主體(1)底部的出水口(4)相通,存水彎(3)的高度低于匯集器主體(1);所述主進水口(6)與出水口(4)對應設置,次進水口(7)與存水彎(3)對應設置并在次進水口(7)上設有次進水管(13),次進水管(13)伸進存水彎(3)內,能與存水彎(3)內的積水接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水收集器(12)包括集水槽(121),在集水槽(121)上設有上蓋(122),上蓋(122)上設有若干通孔(123),在集水槽(121)內位于上蓋(122)的下方安裝有蓋板座(126),在蓋板座(126)上設有進水孔(127),進水孔(127)處配設有一能復位的蓋板(125),在集水槽(121)的相對兩側壁上各設有一連接管(12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座(126)與蓋板(125)通過轉動軸(128)連接在一起,在蓋板(125)上位于轉動軸(128)一側設有重物(129),另一側與進水孔(127)配合,恰能擋住進水孔(127)。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匯集器主體(1)側壁下部設置有3~5根止水環(huán)(15),各止水環(huán)(15)之間形成環(huán)形槽(16),該環(huán)形槽(16)底部采用皮紋設計。

  說明書

  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澆注于樓面上,可與樓層中的排污立管連接。

  背景技術

  同層排水系統(tǒng)是目前大力推廣應用的一種衛(wèi)生間排水系統(tǒng),主要是通過樓板沉降后鋪設排水部件及管路,并根據需求依次連接,然后回填輕質混凝土,切出超出地面的接口,最后鋪上面板,面板與地面平齊。同層排水系統(tǒng)具有產權明晰、排水管路的安裝和維修不干擾下層住戶、衛(wèi)生器具的布置限制性較小等優(yōu)點而被人們所認同。但是,填充層積水以及橫支管連接處滲水,一直是人們有待解決的問題,在長年滲水、積水情況下,都會向下層滲透,對下層住戶帶來影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可以解決填充層積水以及橫支管連接處滲水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滲水收集功能的污廢水同層排水匯集器,包括一匯集器主體,在匯集器主體底部設有一出水口,頂部配設有封蓋;在封蓋上設有一主進水口和至少一個次進水口并在其側壁上開設有一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內至少設有一滲水收集孔;在匯集器主體的側壁上部設有一連接環(huán),連接環(huán)上開設有一滲水收集連接口,該滲水收集連接口與環(huán)形槽位置對應,并連接有滲水收集器。匯集器主體可通過混凝土固定安裝在樓面中,出水口與樓層中的排污立管連接,主進水口可連接三通,通過三通再連接排污立管,三通、次進水口與衛(wèi)生器具之間可布置橫支管,滲水收集器埋設在橫支管連接處下方附近,可有效收集填充層積水以及橫支管連接處產生的滲水,所述滲水收集連接口能根據橫支管連接處的位置(主要是衛(wèi)生器具與橫支管連接位置)進行相應調整,主要是連接環(huán)能在匯集器主體上轉動,連接環(huán)的設置方便了住戶對衛(wèi)生器具的布置,等連接環(huán)上的滲水收集連接口定下方向后,便可在滲水收集連接口對應的匯集器主體上打出一個孔,通過該孔使環(huán)形槽與滲水收集連接口相通,這樣便可將滲水收集器收集到的滲水通過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內的滲水收集孔引入排污立管后排出。所述環(huán)形槽的設置減免了操作上麻煩,不用將滲水收集孔、滲水收集連接口對應設置在一起,只要滲水收集連接口定下方向后,再在滲水收集連接口對應的匯集器主體上打出一個孔即可。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匯集器主體內設有一擋板,通過擋板將匯集器主體內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存水彎,另一部分與匯集器主體底部的出水口相通,存水彎的高度低于匯集器主體;所述主進水口與出水口對應設置,次進水口與存水彎對應設置并在次進水口上設有次進水管,次進水管伸進存水彎內,能與存水彎內的積水接觸。從次進水管進入的污廢水會先進入存水彎內存儲積水,因存水彎的高度低于匯集器主體,存儲滿后會再溢出,溢出的污廢水再從出水管排出,次進水管與存水彎內的積水接觸,可有效防止臭氣外溢,且因次進水管一般與臺盆、浴盆、地漏等連接,使多個衛(wèi)生器具共用一個存水彎,使存水彎內的水不易干涸,從而保證臭氣長期不外溢。

  所述滲水收集器包括集水槽,在集水槽上設有上蓋,上蓋上設有若干通孔,在集水槽內位于上蓋的下方安裝有蓋板座,在蓋板座上設有進水孔,進水孔處配設有一能復位的蓋板,在集水槽的相對兩側壁上各設有一連接管。所述蓋板座與蓋板通過轉動軸連接在一起,在蓋板上位于轉動軸一側設有重物,另一側與進水孔配合,恰能擋住進水孔。上述設置可使?jié)B漏的滲水從上蓋的通孔進入,進入的滲水達到一定重量時,蓋板打開,滲水從進水孔進入集水槽內,集水槽內的滲水再通過連接管進入匯集器主體后排出,從而有效解決了填充層積水及各管連接處滲水無法排除的隱患。滲水排出后,蓋板在重物的作用下復位,擋住進水孔,也具有防止臭味外溢的效果。

  所述匯集器主體側壁下部設置有3~5根止水環(huán),各止水環(huán)之間形成環(huán)形槽,該環(huán)形槽底部采用皮紋設計。止水環(huán)的設計可擋住水往下滲漏,具有防漏效果。環(huán)形槽底部采用皮紋設計,提高了其粗糙度,增加了現澆混凝土與匯集器主體外壁之間的粘合力,使其連接更加緊密,更加不易發(fā)生現澆的混凝土開裂的情況。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滲水收集器的設置,有效解決了填充層積水以及橫支管連接處滲水的問題。

相關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開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