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0.06.22
公開(公告)日2011.12.28
IPC分類號C02F9/04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本發(fā)明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首先第一級處理:采用投加堿液的方式調(diào)節(jié)廢水的pH值范圍為9-10,并投加0.3%~1.2%的混凝劑FeSO4和0.01%~0.03%的助凝劑PAM;然后進行第二級處理:再次采用投加堿液的方式調(diào)節(jié)廢水pH值至10-11,并投加0.3%~0.6%的混凝劑PAC和0.01%~0.03%的助凝劑HCA(陽離子助凝劑)或者PAM,使在低pH下難以去除的有機單體從廢水中析出。本發(fā)明用于電石渣廢水的處理效果顯著,能有效的降低投資和處理費用,并且去除效果穩(wěn)定,尤其對廢水中有機單體的處理更佳。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首先第一級 處理:采用投加堿液的方式調(diào)節(jié)廢水的pH值范圍為9-10,并投加0.3%~1.2%的混凝劑 FeSO4和0.01%~0.03%的助凝劑PAM;然后進行第二級處理:再次采用投加堿液的方式調(diào) 節(jié)廢水pH值至10-11,并投加0.3%~0.6%的混凝劑PAC和0.01%~0.03%的助凝劑HCA或 者PAM,使在低pH下難以去除的有機單體從廢水中析出。
說明書
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化工行業(yè)高含鹽的廢水處理工藝領域,更具體地說, 是涉及一種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化工行業(yè)電石渣高含鹽廢水具有含有大量且濃度高的鹽類,有的 甚至還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zhì)。因此污染性強、不易處理。
化工廢水的處理回用過程中,對其處理若采用常規(guī)物化處理工藝 難以達到排放標準,并且處理效率低、耗能高,使很多類型企業(yè)或類 似污廢水的處理工程感到污水處理的難度,以及較難承受的處理成 本;而采用生化處理則存在該廢水可生化性很低的難題。
為了保證排入水體的水質(zhì)達到一定標準,保證水體不被二次污 染,有機污染物和氮磷的去除率必須提高,但要考慮投資和運行成本 等費用,生物處理是首選的處理技術和方法。生物處理要達到脫氮除 磷目的就必須在反應器的空間或時間上創(chuàng)造厭氧、缺氧、好氧等區(qū)域, 以實現(xiàn)不同形式的厭氧-好氧除磷、好氧-缺氧脫氮,所需的水力停 留時間較長,有些工藝達到12小時以上,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均較 高。另外,生物法處理高含鹽廢水時還存在著鹽度適應性差、鹽度變 化影響大、污泥流失嚴重、可生化性低等問題。
本發(fā)明采用分級混凝處理工藝,有望大大提高電石渣廢水中無機 物質(zhì)以及有機物的去除。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 供一種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
本發(fā)明用于電石渣廢水的分級混凝處理工藝,通過下述技術方案 予以實現(xiàn),首先第一級處理:采用投加堿液的方式調(diào)節(jié)廢水的pH值 范圍為9-10,并投加0.3%~1.2%的混凝劑FeSO4和0.01%~0.03%的 助凝劑PAM;然后進行第二級處理:再次采用投加堿液的方式調(diào)節(jié)廢 水pH值至10-11,并投加0.3%~0.6%的混凝劑PAC和0.01%~0.03% 的助凝劑HCA(陽離子助凝劑)或者PAM,使在低pH下難以去除的有 機單體從廢水中析出。
本發(fā)明用于電石渣廢水的處理效果顯著,能有效的降低投資和處 理費用,并且去除效果穩(wěn)定,尤其對廢水中有機單體的處理更佳。與 單級處理相比,可提高處理效率20%~27%,降低處理費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