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东京热强奸精品_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_日韩男人的天堂_伊人中文无码综合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技術轉移 >> 正文

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雙氰廢水處理工藝

發(fā)布時間:2018-4-6 19:36:54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申請日2015.09.25

  公開(公告)日2015.12.02

  IPC分類號C02F101/18; C02F9/10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雙氰廢水的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在溫度為220~300℃、壓力為2~10MPa的條件下,對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的雙氰廢水進行濕式氧化,過濾,獲得濾液I;采用吹脫法或磷酸銨鎂沉淀法除氨氮,獲得濾液II;然后,堿性條件下臭氧氧化脫色和/或吸附脫色,過濾,獲得濾液III;調節(jié)濾液III的pH至4-9后濃縮,分別收集冷凝液和濃縮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濃縮液經結晶分離后獲得鹽。本發(fā)明針對雙氰廢水進行處理,采用“濕式氧化+降氨氮+氧化脫色+濃縮結晶”的處理方法,有效地分解了廢水中殘留的氰化物以及DMF,降低了廢水的COD和色度。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雙氰廢水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驟:

  (1)濕式氧化:在溫度為220~300℃、壓力為2~10MPa的條件下,對 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的雙氰廢水進行濕式氧化,過濾,獲得濾液I;

  (2)除氨氮:采用步驟(A)或步驟(B)進行處理;

  A、調節(jié)濾液Ⅰ至pH大于10,對濾液I進行加熱、曝氣吹脫后,過濾, 得到濾液Ⅱ;

  B、向濾液I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后,再添加磷酸鹽,攪拌反應,獲得磷 酸銨鎂,過濾,獲得濾液II;

  (3)脫色:濾液II在堿性條件下臭氧氧化脫色和/或吸附脫色,過濾, 獲得濾液III;

  (4)濃縮結晶:調節(jié)濾液III的pH至4-9后,濃縮濾液III,分別收集冷 凝液和濃縮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濃縮液經結晶分離后獲得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式氧化采用的 催化劑為均相催化劑或非均相催化劑,以催化劑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 計,所述催化劑的投加量為所述雙氰廢水質量的0.05~2.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為可溶性 銅鹽、錳鹽、鈷鹽、鎳鹽或鐵鹽中的一種或幾種;或者,所述催化劑為負 載型的銅、鐵、貴金屬催化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濕式 氧化的時間為60~180min。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調節(jié) 濾液Ⅰ至pH大于10,加熱并保溫在60~80℃,空氣或氮氣曝氣吹脫1-6h, 得到濾液II。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 可溶性鎂鹽為六水氯化鎂、七水硫酸鎂、硝酸鎂、碳酸鎂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磷酸鹽為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鈉、磷酸鉀中的一 種或幾種;

  所述可溶性鎂鹽的投加量為濾液I中氨氮含量的95~105%,磷酸鹽的投 加量為氨氮含量的100~12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調節(jié) 濾液II的pH至8~10;臭氧的流量為0.1~5g/(L·h),氧化反應時間為0.5~3.5 h。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調節(jié) 臭氧氧化后的溶液的pH至4~9,以濾液II的質量為基準,吸附劑的投加量 為0.05~0.5%。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劑選自 活性炭粉、活性焦、活性炭吸附柱、硅藻土、膨潤土中的至少一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調 節(jié)濾液Ⅱ的pH至4-9,投加吸附劑0.1-1%,攪拌吸附30-90min。

  說明書

  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雙氰廢水的處理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染料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散藍60生產過程 中雙氰廢水的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染料廢水在我國工業(yè)廢水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由于其具有堿 性強、色度高、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生物降解性能差等特點而難于 處理,所以,針對染料廢水處理方法和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現(xiàn)有研究中,采用多種方法對上述廢水進行處理,如:物理法、化學 法和生物法等。公開號為CN101519249A的專利申請文獻公開了一種分散 藍生產過程中水解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化回收方法。該水解廢水中2,4-二硝 基苯酚的去除率高達100%、回收率大于95%,處理出水經生化處理達標排 放。

  分散藍60又名分散藍S-GL、分散翠藍GL、分散翠藍S-GL、分散翠藍 S-GLR等,它是一種各項性能優(yōu)異的滌綸及其混紡織物用染料。

  分散藍60的合成過程包括:磺化反應、中和反應、氰基化反應、氧化 反應和縮合反應;

  (1)磺化反應,以1,4-二氨基蒽醌隱色體為主原料,鄰二氯苯為溶劑, 氯磺酸(140℃)或發(fā)煙硫酸(120℃)為磺化劑進行反應;

  (2)中和反應,磺化后的物料經液堿處理,進行中和,并蒸餾回收 鄰二氯苯回用;

  其中,過量的氯磺酸也與液堿反應生成鹽酸鹽和硫酸鹽;

  ClSO3H+3NaOH→NaCl+Na2SO4+2H2O

  中和反應后,過濾,除去反應殘渣和未反應的原料,再經過酸析,得 到磺酸濾餅;

  (3)氰基化反應,磺化物與氰化鈉(氰化亞銅或氰化鋅或羥基乙腈) 進行反應;

  磺酸濾餅在DMF為溶劑的條件下,用氰化鈉進行氰化,得到雙氰濾餅, 母液回收,DMF回用;

  (4)閉環(huán)(氧化反應),雙氰濾餅經硫酸氧化后,水解壓濾得到酸酐 濾餅;

  (5)縮合反應,酸酐濾餅在氯苯為溶劑的條件下,經γ-甲氧基丙胺縮 合,過濾獲得分散藍60粗品;粗品經水打漿壓濾,得到分散藍60濾餅。

  在上述分散藍60的制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不同類型的廢水,例如: 酸析過程中產生的酸析廢水,雙氰生產過程中溶劑回收的精餾前餾分廢 水,雙氰廢水,氧化廢水,氧化洗水,打漿母液,打漿洗液等。

  催化濕式氧化法,即ZimmermanProcess法,是從20世紀50年代發(fā)展起 來的一種重要的降解有毒、有害、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高效催化氧化方法, 具體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向廢水中通入氧氣或空氣,將水中的 有機物分解為氮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灰分及殘存有機物的方法。

  目前,關于催化濕式氧化法的研究較多,大多應用于農藥廢水、制藥 廢水等領域,但是,對于相對難以氧化分解的氰化物類廢水,濕式氧化法 處理的研究鮮有報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雙氰廢水的處理工藝,該工藝 針對分散藍60制備過程中產生的雙氰廢水進行處理,有效地分解了廢水中 殘留的雙氰類有機物,去除了廢水中的COD、色度,工藝流程簡單、效果 明顯。

  一種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雙氰廢水的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濕式氧化:在溫度為220~300℃、壓力為2~10MPa的條件下,對 分散藍60生產過程中的雙氰廢水進行濕式氧化,過濾,獲得濾液I;

  (2)除氨氮:采用步驟(A)或步驟(B)進行處理;

  A、調節(jié)濾液Ⅰ至pH大于10,對濾液I進行加熱、曝氣吹脫后,過濾, 得到濾液Ⅱ;

  B、向濾液I中加入可溶性鎂鹽后,再添加磷酸鹽,攪拌反應,獲得磷 酸銨鎂,過濾,獲得濾液II;

  (3)脫色:濾液II在堿性條件下臭氧氧化脫色和/或吸附脫色,過濾, 獲得濾液III;

  (4)濃縮結晶:調節(jié)濾液III的pH至4-9后,濃縮濾液III,分別收集冷 凝液和濃縮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濃縮液經結晶分離后獲得鹽。

  本發(fā)明所述的雙氰廢水是指分散藍60制備過程中氰基化反應后產生 的雙氰廢水;該廢水的主要成分包括:Na2SO3,NaCN,N,N-二甲基甲酰 胺DMF,有機雜質和焦油;廢水呈黑色,堿性,pH值為9~11,含有3-10% 的無機鹽(以雙氰廢水的質量為基準)。

  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能夠采用工業(yè)上的連續(xù)化生產,即雙氰廢水依次連 續(xù)經歷步驟(1)~步驟(4)的處理過程,得到符合標準的排放液。

  作為優(yōu)選,步驟(1)采用催化濕式氧化法,提高氧化效果;經研究 發(fā)現(xiàn),由于雙氰廢水中組分較為復雜,采用均相催化劑或非均相催化劑, 以催化劑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計,所述催化劑的投加量為廢水質量的 0.05~2.5%。上述有效活性成分是指除載體外的能夠起到催化作用的成分;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提及的催化劑的投加量即是以催化劑中的有效活性成 分含量計。

  再優(yōu)選,所述催化劑為可溶性銅鹽、錳鹽、鈷鹽、鎳鹽或鐵鹽中的一 種或幾種;或者,所述催化劑為負載型的銅、鐵、貴金屬催化劑中的一種 或幾種。更優(yōu)選,所述催化劑的投加量為0.05~1%。

  作為優(yōu)選,本發(fā)明所述的濕式氧化的pH值為2~11。濕式氧化時的pH 值對濕式氧化的效果有影響,pH值過高或者過低,會對設備造成嚴重腐蝕。 本發(fā)明所述的廢水處理過程中pH不斷降低,宜采用溫和的初始pH值。

  濕式氧化的目的在于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降低COD值, 由于濕式氧化的條件比較嚴苛,長時間使用,不可避免地對設備造成損害, 為了兼顧濕式氧化的效果,優(yōu)選,濕式氧化的時間為60~180min。

  在催化濕式氧化過程中,雙氰廢水中的蒽醌及芳環(huán)等大分子結構被破 壞,分解生成小分子有機物,或被氧化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氮氣及銨鹽、 無機硝酸鹽等,而廢水中還含有少量未分解的有機物碎片及高溫高壓下產 生的有機物焦化顆粒。所以,為進一步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本發(fā)明采用 氧化和吸附脫色的方式,將雙氰廢水中殘留的有機物去除干凈。

  雖然氰化物為難以氧化分解的污染物之一,但實驗發(fā)現(xiàn),經濕式氧化 處理后,再經后續(xù)處理,去除效果十分明顯。

  在氧化脫色前,還需進行氨氮的去除,以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COD值 和氨氮值,可采用磷酸銨鎂法除氨氮或者采用吹脫法除氨氮。

  作為優(yōu)選,步驟(A)中,即吹脫法除氨氮,調節(jié)濾液Ⅰ至pH大于10, 加熱并保溫在60~80℃,空氣或氮氣曝氣1-6h,得到濾液II。

  再優(yōu)選,步驟(A)中,調節(jié)濾液Ⅰ至pH大于10后,以濾液I的質量為 基準,向濾液I中加入0.01~0.5%的吸附劑,吸附20~60min,過濾后的濾液 再加熱并保溫在60~80℃,空氣或氮氣曝氣1-6h,得到濾液II。

  更優(yōu)選,采用多級吹脫法,即:步驟(A)中,調節(jié)濾液Ⅰ至pH大于 10,以濾液I的質量為基準,向濾液I中加入0.01~0.5%的活性炭,吸附 20~60min,過濾后,將得到的濾液加熱并保溫在70~80℃,空氣曝氣1-3h; 再過濾,再調節(jié)濾液至pH大于10,以濾液的質量為基準,向濾液中加入 0.01~0.5%的活性炭,吸附20~60min,過濾后,將得到的濾液加熱并保溫 在70~80℃,空氣曝氣1-31h,直至廢水中的氨氮含量不再下降,得到濾液 II。

  作為優(yōu)選,步驟(B)中,即磷酸銨鎂法除氨氮,所述可溶性鎂鹽為 為六水氯化鎂、七水硫酸鎂、硝酸鎂、碳酸鎂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磷酸 鹽為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鈉、磷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可溶性鎂鹽的投加量為氨氮含量的95~105%,磷酸鹽的投加量為氨氮 含量的100~120%。

  作為優(yōu)選,磷酸銨鎂法除氨氮時,保持反應體系呈堿性。再優(yōu)選,反 應體系的pH保持在9-11.

  所述吹脫法采用空氣或氮氣作為吹脫氣體。吹脫法除氨氮時,采用氧 化鈣調解pH。吹脫過后,向廢水中加入助濾劑助濾。所述助濾劑為廢吸附 劑,例如廢活性炭。

  堿性環(huán)境中,氨的水解平衡向氨分子方向移動,導致廢水中的分子氨 過飽和溢出;加熱可使反應速度加快;曝氣可增加氨分子與水分子的分離 概率,進而增加氨分子溢出的概率。

  作為優(yōu)選,步驟(2)結束后,濾液Ⅱ可通過RO膜深度除氨氮。

  經過濕式氧化,大部分有機胺及氰化物分解出無機銨;經過吹脫除去 無機銨。此時,廢水中含有少量有機物殘留,通過氧化和/或吸附進一步除 去。

  優(yōu)選地,步驟(3)中,調節(jié)濾液II的pH至8~10;臭氧的流量為0.1~5 g/(L·h),氧化反應時間為0.5~3.5h。

  步驟(3)中,調節(jié)臭氧氧化后的溶液的pH至5~8,以濾液II的質量為 基準,吸附劑的投加量為0.05~0.5%。吸附脫色后的溶液呈無色透明。

  所述的吸附劑選自活性炭粉、活性炭膠、活性炭吸附柱、硅藻土、膨 潤土中的至少一種;更優(yōu)選,活性炭粉。

  作為優(yōu)選,步驟(3)中,調節(jié)濾液II的pH至4-9,吸附劑的投加量 為0.1-1%,攪拌吸附30-90min。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針對分散藍60制備過程中產生的雙氰廢水進行處理,采 用“濕式氧化+降氨氮+氧化脫色+蒸鹽”的處理方法,有效地分解了廢水中 殘留的氰化物及DMF,降低了廢水中的COD。

  (2)本發(fā)明工藝流程簡潔,操作簡單,氰化物的去除率達到100%。

  (3)回收得到的無機鉀鹽達到工業(yè)品級,可以作為工業(yè)原料使用。

相關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開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