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0.07.27
公開(公告)日2010.12.15
IPC分類號C02F9/14; C02F1/52; C02F3/32; C02F3/12
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該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依序連通的格柵調(diào)節(jié)池、串聯(lián)式生化池及垂直流人工濕地;該格柵調(diào)節(jié)池,用于過濾懸浮物和隔離浮油;該串聯(lián)式生化池,包括串聯(lián)設置的至少一個曝氣池和沉淀池;該垂直流人工濕地包括混合介質及植物根系。該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包括:預處理步驟、曝氣沉淀處理步驟及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步驟。本發(fā)明不僅能夠更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氨氮、氮、磷等污染物質,而且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運行費用低,具有景觀效果。
摘要附圖
![](/Tech/UploadFiles_4082/201805/2018052913285027.png)
權利要求書
1.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連通的格柵調(diào)節(jié)池、串聯(lián)式生化池及垂直流人工濕地;該格柵調(diào)節(jié)池,用于過濾懸浮物和隔離浮油;該串聯(lián)式生化池,包括串聯(lián)設置的至少一個曝氣池和沉淀池;該垂直流人工濕地包括混合介質及植物根系,用于去除污水中有機物、氨氮和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曝氣池進水側設置有進水夾池,進水夾池底部與曝氣池池體連通;該曝氣池底部安裝有穿孔排泥支管,穿孔排泥支管上部安裝有曝氣支管,曝氣支管上部安裝生物填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生物填料主要包括火山巖生物濾料,該火山巖生物濾料為天然蜂窩多孔材料,無尖粒狀,表面粗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沉淀池底部安裝有穿孔排泥支管,沉淀池中部安裝有斜管填料。
5.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穿孔排泥支管與串聯(lián)式生化池外部的排泥主管連通并延伸至格柵調(diào)節(jié)池的調(diào)節(jié)池內(nèi)。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混合介質包括多孔生物濾料、白云石、鈣石、有機根脈介質及細河沙。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包括濕地池體、在濕地池體內(nèi)由下而上依次布設有集水石籠、集水花管、混合介質、布水石籠、布水花管以及水生植物。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集水花管上安裝有通氣管。
9.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預處理步驟:將污水過濾和隔油,去除懸浮物和浮油;
曝氣沉淀處理步驟:將上述預處理后的污水,多次曝氣生化處理、沉淀處理后排出;以及
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步驟;將上述曝氣沉淀處理后的污水,經(jīng)包括混合介質、微生物及植物根系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去除有機物、氨氮和磷。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曝氣生化處理包括曝氣和生化處理,生化處理使用火山巖生物濾料。
說明書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有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增氧系統(tǒng),潛流式人工濕地自動增氧系統(tǒng),這些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人工濕地的溶解氧含量低的問題,同時加強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
潛流型濕地污水處理工藝,具有好氧不足,氨氮處理不完全的缺點,容易造成潛流型濕地出水有味道。
現(xiàn)有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布水形式是從濕地表面均勻分布靠重力流流入濕地底部,垂直流濕地表面屬于富氧區(qū),但是垂直流濕地填料中間區(qū)和底部屬于厭氧區(qū),所以硝化反應進行不完全,F(xiàn)有的垂直流人工濕污水處理工藝,一般采用預處理后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的方法,處理后的出水檢測結果為,DO值(溶解氧,即溶解在水里氧的量):0.22mg/L,COD值(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62.46mg/L,氨氮值:37.34mg/L,檢測結果可以看出DO值低,COD值和氨氮值偏高。
對于中小規(guī)模生活污水處理中,單使用人工濕地工藝有占地面積大的局限性。中國專利說明書CN1333190公開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和裝置,該方法主要特征是污水首先進入沉淀池、然后進入一個推流床,再進入一個特殊的下行一上行流濕地床。這種方法雖然較以前的方法有很大改進,但是占地面積仍然較大。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使其處理效率高。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其包括依序連通的格柵調(diào)節(jié)池、串聯(lián)式生化池及垂直流人工濕地;該格柵調(diào)節(jié)池,用于過濾懸浮物和隔離浮油;該串聯(lián)式生化池,包括串聯(lián)設置的至少一個曝氣池和沉淀池;該垂直流人工濕地包括混合介質及植物根系。
本發(fā)明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曝氣池進水側設置有進水夾池,進水夾池底部與曝氣池池體連通;該曝氣池底部安裝有穿孔排泥支管,穿孔排泥支管上部安裝有曝氣支管,曝氣支管上部安裝生物填料。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生物填料主要包括火山巖生物濾料,該火山巖生物濾料為天然蜂窩多孔材料,無尖粒狀,表面粗糙。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沉淀池底部安裝有穿孔排泥支管,沉淀池中部安裝有斜管填料。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穿孔排泥支管與串聯(lián)式生化池外部的排泥主管連通并延伸至格柵調(diào)節(jié)池的調(diào)節(jié)池內(nèi)。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布水石籠和集水石籠主要由鈣石組成,含鈣量優(yōu)選為70%以上,粒徑在16~32mm。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混合介質包括多孔生物濾料、白云石、鈣石、有機根脈介質及細河沙。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包括濕地池體、在濕地池體內(nèi)由下而上依次布設有集水石籠、集水花管、混合介質、布水石籠、布水花管以及水生植物。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集水花管上安裝有通氣管,用于充入空氣。
本發(fā)明還提出的一種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預處理步驟:將污水過濾和隔油,去除懸浮物和浮油;曝氣沉淀處理步驟:將上述預處理后的污水,多次曝氣生化處理、沉淀處理后排出;以及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步驟;將上述曝氣沉淀處理后的污水,經(jīng)包括混合介質、微生物及植物根系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去除有機物、無機物、氨氮和磷。
前述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其中所述的曝氣生化處理包括曝氣和生化處理,生化處理使用火山巖生物濾料;該沉淀處理使用斜管填料。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
一、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方法及其系統(tǒng),污水處理效果高。
二、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方法,整個工藝運行的動力設備只包括一臺潛水泵、一臺鼓風機,相對其他活性污泥法、膜反應器、生物濾池動力設備少,運行費用低。
三、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方法,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管理方便,只需保證動力設備正常運行,人工濕地水生植物養(yǎng)護好即可,其他活性污泥法工藝流程復雜,動力設備多,操作管理不便。
四、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方法,曝氣沉淀處理工藝產(chǎn)生的污泥量少,回流到調(diào)節(jié)池后沉淀,可以定期通過環(huán)衛(wèi)車清走即可,垂直流人工濕地不產(chǎn)生污泥;相對其他活性污泥法部分剩余回流到二沉池,部分剩余污泥需進行處理,通過污泥消化池、污泥脫水間、最后焚燒或填埋進行處理,不僅產(chǎn)生臭味、處理成本高,而且用于填埋的土地造成資源浪費。
五、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方法,填料均采用天然材料,成本低,處理效率高,調(diào)試運行后無需添加化學藥劑,無二次污染,而其他活性污泥法或者物理方法需要投加絮凝劑或者硅藻晶土。
六、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方法,該垂直流人工濕地中栽種蘆葦?shù)人参,蘆葦?shù)母滴詹糠值⒘邹D化為自身的營養(yǎng)物質,部分被人工混合介質吸附、反應去除,去除能力達到90%以上。
七、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方法,其不僅能夠更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氨氮、氮、磷等污染物質,而且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運行費用低,具有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