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7.09.25
公開(公告)日2017.12.29
IPC分類號C02F9/04
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屬于廢水處理系統(tǒng)領域,包括攪拌外殼、沉淀池和控制裝置;所述攪拌外殼水平放置,且內部設有攪拌腔;所述攪拌腔中部下方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設有兩個,對稱分布;所述攪拌腔左端上方設有水位監(jiān)測器,且固定攪拌外殼內表面;所述水位監(jiān)測器下端設有連接攪拌腔的進藥管和進酸管,且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內表面上;所述進藥管設在進酸管的下端;所述進藥管左方上端設有藥槽;所述藥槽下端面設有第一電磁閥;所述進酸管左方上端設有加酸池;所述攪拌腔右側下端設有固定連接的排水管;本發(fā)明系統(tǒng)結構設計簡單、易于操作、方便管理、可以對廢液中沉淀物進行清除,同時也能中和堿性溶液。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是,包括攪拌外殼、沉淀池和控制裝置;所述攪拌外殼水平放置,且內部設有攪拌腔;所述攪拌腔中部下方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設有兩個,對稱分布;所述攪拌腔左端上方設有水位監(jiān)測器,且固定攪拌外殼內表面;所述水位監(jiān)測器下端設有連接攪拌腔的進藥管和進酸管,且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內表面上;所述進藥管設在進酸管的下端;所述進藥管左方上端設有藥槽;所述藥槽下端面設有第一電磁閥;所述進酸管左方上端設有加酸池;所述加酸池下端設有第二電磁閥;所述攪拌腔右側下端設有固定連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設有閥門;所述排水管上方設有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上的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設有抽水泵;所述吸水管上端端頭設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上設有孔;所述吸水口設在除砂池中;所述除砂池左端設有沉降池;所述沉降池與除砂池之間設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水平放置;所述沉降池左端中部設有進液管;所述進液管上設有抽液泵和過濾網(wǎng);所述過濾網(wǎng)設在抽液泵左端;所述攪拌腔左端下方設有控制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傳動盒、旋轉電機、轉軸組成;所述傳動盒中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旋轉電機的主軸固定連接;所述旋轉電機固定在傳動盒上表面;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且頂部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與攪拌葉片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設置與第二齒輪固定連接,且能夠旋轉攪拌葉片;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箱端蓋、控制箱外殼、顯示屏、蓄電池、控制按鈕;所述控制箱端蓋與控制箱外殼通過螺紋連接,且控制箱端蓋在控制箱外殼上方;所述控制箱端蓋中部下方設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下方設有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下方設有蓄電池,且蓄電池固定連接在控制箱外殼底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攪拌葉片設有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底部下表面的傳動裝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除砂池下端設有固定連接的分砂裝置。
說明書
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系統(tǒng),具體是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chǎn)蓬勃發(fā)展和建設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混泥土生產(chǎn)企業(yè)也迅速地發(fā)展起來,由于建筑混泥土生產(chǎn)企業(yè)每天都會產(chǎn)生大量的廢渣廢水,而且這些排放物大都含有較強的堿性,其中排放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水泥、沙石等不容物;目前很多生產(chǎn)企業(yè)對廢渣廢水的處理費時費力,一般采取隨地排放,造成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還有對廢水的處理裝置設計不合理,只是簡單的沉降后就排放,處理廢水排放不達標,同樣對環(huán)境進行破壞,對城市用水造成污染,對農田造成損害等。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混泥土廢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攪拌外殼、沉淀池和控制裝置;所述攪拌外殼水平放置,且內部設有攪拌腔;所述攪拌腔中部下方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設有兩個,對稱分布;所述攪拌腔左端上方設有水位監(jiān)測器,且固定攪拌外殼內表面;所述水位監(jiān)測器下端設有連接攪拌腔的進藥管和進酸管,且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內表面上;所述進藥管設在進酸管的下端;所述進藥管左方上端設有藥槽;所述藥槽下端面設有第一電磁閥;所述進酸管左方上端設有加酸池;所述加酸池下端設有第二電磁閥;所述攪拌腔右側下端設有固定連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設有閥門;所述排水管上方設有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上的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設有抽水泵;所述吸水管上端端頭設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上設有孔;所述吸水口設在除砂池中;所述除砂池左端設有沉降池;所述沉降池與除砂池之間設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水平放置;所述沉降池左端中部設有進液管;所述進液管上設有抽液泵和過濾網(wǎng);所述過濾網(wǎng)設在抽液泵左端;所述攪拌腔左端下方設有控制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傳動盒、旋轉電機、轉軸組成;所述傳動盒中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旋轉電機的主軸固定連接;所述旋轉電機固定在傳動盒上表面;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且頂部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與攪拌葉片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設置與第二齒輪固定連接,且能夠旋轉攪拌葉片;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箱端蓋、控制箱外殼、顯示屏、蓄電池、控制按鈕;所述控制箱端蓋與控制箱外殼通過螺紋連接,且控制箱端蓋在控制箱外殼上方;所述控制箱端蓋中部下方設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下方設有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下方設有蓄電池,且蓄電池固定連接在控制箱外殼底部。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攪拌葉片設有固定連接在攪拌外殼底部下表面的傳動裝置。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所述除砂池下端設有固定連接的分砂裝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系統(tǒng)結構設計簡單、易于操作、方便管理、可以對廢液中沉淀物進行清除,同時也能中和堿性溶液;設有沉淀池可以初步對廢液進行處理大顆粒雜質,設有傳動裝置,可以清除在攪拌腔中少些雜質,還可以利用藥槽與加酸池中的溶液混合,使廢液不危害周圍環(huán)境,進而保護環(huán)境;還有設有控制裝置,可以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