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法是選用無機絮凝劑(如硫酸鋁)和有機陰離子型絮凝劑聚丙烯酰銨(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廢水中,便會產(chǎn)生壓縮雙電層,使廢水中的懸浮微粒失去穩(wěn)定性,膠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體、礬花。絮凝體長大到一定體積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脫離水相沉淀,從而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從而達到水處理的效果。為提高分離效果,可適時、適量加入助凝劑。處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鉻、懸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達到排放標準,可以外排或回用。
以上幾步,將使污水處理企業(yè)獲得最佳效果與最低的絮凝成本。也是一致公認的高效,低成本組合。
廢水處理中如何選擇絮凝劑要根據(jù)具體行業(yè)的廢水的特性來選擇,同時還要看在哪個環(huán)節(jié)添加絮凝劑,做何用途。一般選擇無機絮凝劑時要考慮廢水的成分及 PH 等,然后選擇最適合的一種(鐵鹽、鋁鹽或鐵鋁鹽、硅鋁鹽、硅鐵鹽等)。
在選擇有機絮凝劑時(比如:聚丙烯酰胺 PAM),主要是看要用到陰離子聚丙烯酰胺、陽 離子聚丙烯酰胺還是非離子聚丙烯酰胺。 陰離子聚丙烯酰胺依據(jù)水解度不同一般分弱陰、中陰、強陰。
陽離子的選擇一般用在污泥脫水方面,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選型很重要,城市污水處理廠一般用到中強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造紙、印染廠污泥脫水一般選擇弱陽離子,醫(yī)藥廢水一般選強陽離子等等。
每一種廢水都有它自己獨有的特性, 非離子聚丙烯酰胺主要是在弱酸性條件下使用,印染廠用到非離子 PAM 的比較多。
所有的這些絮凝劑的選型都要根據(jù)試驗才能確定,在試驗中首先確定大致加藥量,觀察絮凝沉淀速度,核算處理成本,選擇經(jīng)濟、適用的絮凝藥劑。
從絮凝劑的帶電類型、電荷密度、分子量、分子結(jié)構(gòu)剖析關(guān)于絮凝劑的分類情況,了解其概況,更加明晰的了解各種絮凝劑的應(yīng)用情況,對污水絮凝劑的選擇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絮凝劑使用方案如下:
1、先進行實驗室分析,如果懸浮物質(zhì)固液相面電位為陰性(一般情況下為陰性),可以采用PAC+PAM方案。
2、確定PAC的用量:也需要先在試驗室內(nèi)做一個用量試驗,確定PAC單獨使用時的用量與去濁效果曲線。
3、如果PAC單獨使用時候的最佳效果下添加量為A,則可以將實際使用量定為A值的1/4--1/3,而剩余的工作交給PAM來完成。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northcarolinalenders.com更多相關(guān)技術(shù)文檔。
4、試驗室確定PAC與PAM的添加比例:就是在PAC使用量為A值的1/3情況下,確定需要多少CPAM來將PAC的凝聚效果橋聯(lián)起來最合適。通過實驗,確定PAC與PAM的添加使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