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3.09.22
公開(公告)日2014.04.09
IPC分類號C02F9/14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有污泥儲存池和通過輸水管道依次連接的pH調節(jié)池、混凝池、斜板沉淀池、調節(jié)池、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高效反應沉淀池、炭濾池、化學反應池,pH調節(jié)池的進水端與輸水管道進水口之間設置有人工格柵,污泥儲存池、調節(jié)池、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之間通過管網連接。解決了現有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化學需氧量排放不達標以及不能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的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具有投資建設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污水處理程度高、處理效果穩(wěn)定的特點,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還能實現活性污泥再利用,節(jié)約了資源。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污泥儲存池(21)和通過輸 水管道依次連接的pH調節(jié)池(10)、混凝池(11)、斜板沉淀池(12)、調節(jié) 池(13)、厭氧池(14)、好氧池(15)、二沉池(16)、高效反應沉淀池(17)、 炭濾池(18)、化學反應池(19),所述pH調節(jié)池(10)的進水端與輸水管 道進水口之間設置有人工格柵(20),所述污泥儲存池(21)、調節(jié)池(13)、 厭氧池(14)、好氧池(15)、二沉池(16)之間通過管網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儲 存池(21)、調節(jié)池(13)、厭氧池(14)、好氧池(15)、二沉池(16)之間 的管網結構為:
所述污泥儲存池(21)連接有污泥管(3),所述污泥管(3)分別連接 有污泥支管a(7)和污泥支管b(8),所述污泥支管a(7)與所述好氧池(15) 連接,所述污泥支管b(8)與所述厭氧池(14)連接,所述污泥管(3)上 設置有污泥投加泵;
所述二沉池(16)連接有污泥回流管(2),所述污泥回流管(2)分別 連接有污泥回流支管a(4)、污泥回流支管b(6)、污泥回流支管c(5),所 述污泥回流支管a(4)與所述好氧池(15)連接,所述污泥回流支管b(6) 與所述調節(jié)池(13)連接,所述污泥回流支管c(5)與所述污泥儲存池(21) 連接,所述污泥回流管(2)上設置有污泥回流泵。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調 節(jié)池(13)與所述厭氧池(14)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提升泵。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 流支管a(4)、污泥回流支管b(6)、污泥回流支管c(5)、污泥支管a(7)、 污泥支管b(8)上均設置有閥門(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反 應沉淀池(17)包括有池體,所述池體相對的兩側分別連接有進水管、出水 管,所述池體內沿進出水方向依次設置有絮凝區(qū)和斜板沉降區(qū)(22),所述 進水管與所述出水管之間通過輸水支管(1)連接,所述輸水支管(1)上也 設置有閥門(9),所述輸水支管(1)設置于池體外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區(qū) 包括有PAC絮凝區(qū)(24)和PAM絮凝區(qū)(23);
所述斜板沉降區(qū)(22)內設置有斜板。
說明書
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是指為使污水達到排出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 進行凈化的過程。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化學需氧量(COD)的排放量是檢測 污水處理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化學需氧量是指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 污染物時所需的氧量。一般利用化學氧化劑將廢水中可氧化的物質如:有機 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 算出氧的消耗量,再以氧的消耗量來表示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以此反映出 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若化學需氧量值越高,則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污染越 重。
目前,常見污水處理系統(tǒng)處理污水后,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為100mg/L ~200mg/L,而國家GB18918-2002《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的一級A標為50mg/L,這明顯無法達到國家法定要求。 此外,大多數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的高效反應沉淀池在系統(tǒng)長時間運行過程中, 會出現斜板沉降區(qū)的斜板上沉積的絮體或污泥不能及時排出的情況,就要取 出斜板對其進行清理,此時必須暫停進水,這會導致污水處理系統(tǒng)無法長期 穩(wěn)定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解決了現有污水處理系 統(tǒng)存在的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不達標以及不能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污水處理系統(tǒng),包括有污泥儲存 池和通過輸水管道依次連接的pH調節(jié)池、混凝池、斜板沉淀池、調節(jié)池、 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高效反應沉淀池、炭濾池、化學反應池,pH調 節(jié)池的進水端與輸水管道進水口之間設置有人工格柵,污泥儲存池、調節(jié)池、 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之間通過管網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污泥儲存池、調節(jié)池、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之間的管網結構為:
污泥儲存池連接有污泥管,污泥管分別連接有污泥支管a和污泥支管b, 污泥支管a與好氧池連接,污泥支管b與厭氧池連接,污泥管上設置有污泥 投加泵;
二沉池連接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分別連接有污泥回流支管a、污 泥回流支管b、污泥回流支管c,污泥回流支管a與所述好氧池連接,污泥 回流支管b與調節(jié)池連接,污泥回流支管c與污泥儲存池連接,污泥回流管 上設置有污泥回流泵。
調節(jié)池與厭氧池之間的輸水管道上設置有提升泵。
污泥回流支管a、污泥回流支管b、污泥回流支管c、污泥支管a、污泥 支管b上均設置有閥門。
高效反應沉淀池包括有池體,池體相對的兩側分別連接有進水管、出水 管,池體內沿進出水方向依次設置有絮凝區(qū)和斜板沉降區(qū),進水管與出水管 之間通過輸水支管連接,輸水支管上也設置有閥門,輸水支管設置于池體外 部。
絮凝區(qū)包括有PAC絮凝區(qū)和PAM絮凝區(qū);
斜板沉降區(qū)設置有斜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有效解決了現有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存在 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不達標以及現有污水系統(tǒng)不能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結構簡單實用、投資費用少、操作維 護方便、使用壽命長;
(3)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污水處理程度高,處理效果穩(wěn)定,能 夠實現活性污泥的再利用,節(jié)約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