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解決我國很多城鎮(zhèn)污水廠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普遍偏低,污泥中泥沙淤積嚴重的問題,根據(jù)水力旋流器的分離原理,開發(fā)了污泥淤砂分離器,實現(xiàn)污泥中生物基質(zhì)和淤砂的分離分流,研究污泥淤砂分離器主要結構參數(shù)排口比(底流口直徑/溢流管直徑)對分離分流污泥性質(zhì)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排口比為0.4時,污泥經(jīng)過污泥淤砂分離器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比原污泥減小了34%,溢流污泥MLVSS/MLSS增大了16.8%,污泥中的生物基質(zhì)富集在溢流污泥中,淤砂富集在底流污泥中;底流污泥濃度MLSS比原污泥增加了2.6倍,底流污泥SVI和CST分別減小了68%和70%,底流污泥濃縮效果明顯,沉降性能和脫水性能大幅提高,有利于底流污泥的處理處置;進一步減小排口比,底流污泥濃縮效果、沉降性能和脫水性能均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很多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普遍偏低,通常只有0.3~0.5,甚至低至0.2~0.3,遠小于0.75這一經(jīng)驗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污水廠為了滿足脫氮除磷的需要,取消了初沉池,延長了污泥齡,致使原本由初沉池去除的粒徑小于*')mm的細微泥沙進入了生化處理單元,且部分細微泥沙存在于懸浮相,從而使得活性污泥MLVSS/MLSS偏低。這種淤積了大量細微顆粒物的活性污泥,不僅影響了污水處理的效果,而且加速了設備的磨損。如何實現(xiàn)活性污泥中無機淤砂的分離,已成為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又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課題組利用水力旋流器的分離原理,開發(fā)了基于活性污泥中的細微顆粒物與生物基質(zhì)的密度和粒徑微小差異的污泥淤砂分離器,成功實現(xiàn)了污泥生物基質(zhì)和淤砂的分離。
本研究以重慶某污水廠污泥為研究對象,通過現(xiàn)場中試,研究污泥淤砂分離器分離得到的分離分流污泥性質(zhì)的變化特征,為進一步研究分離分流污泥的綜合利用和處理處置提供基礎。
1實驗部分
1.1實驗系統(tǒng)與運行方式
污水廠污泥淤砂分離系統(tǒng)如圖1所示,核心設備為自主開發(fā)的污泥淤砂分離器。實驗時,先將污水廠回流污泥泵入帶攪拌器的儲泥箱,通過調(diào)節(jié)閥門控制污泥混合液進入污泥淤砂分離器的壓力,污泥混合液通過分離器后被分離為底流污泥和溢流污泥。其中,底流污泥被輸送至污泥脫水機進行脫水,溢流污泥被回流至生物反應池。
實驗采用的污泥淤砂分離器如圖2所示,其主要結構參數(shù)為'筒體直徑(Dc)為75mm,筒體長度(Lc)為100mm,溢流管插入深度(Lv)為,85mm,錐角(a)為15°,進料管尺寸(Di)為12*12mm,底流口(Du)包括直徑為4、6、8、10和12mm等5個底流口,溢流管(Do)包括管徑為10、15、17、20和25mm等5個溢流管。為研究污泥淤砂分離器排口比(底流口直徑/溢流管直徑)對分離分流污泥性質(zhì)的影響,在壓力0.2MPa的條件下,分別采用固定溢流管直徑(20mm)改變底流口直徑和固定底流口直徑(8mm)改變溢流管直徑的組合方式,獲取排口比介于0.20~0.80的9組實驗。具體參見http://www.northcarolinalenders.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1.2檢測項目與測試方式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污泥淤砂分離器對分離分流污泥性質(zhì)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