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3.21
申請日:2022.12.01
分類號:C02F11/02(2006.01)I;E02B15/10(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污泥凈化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包括微生物處理池與設置在微生物污泥處理池中部的走道,所述微生物污泥處理池槽壁的一側設置污泥抽取組件,所述污泥抽取組件包括污泥泵以及分別與污泥泵連通的進泥管與出泥管;所述走道的中部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安裝有表面清理組件,所述表面清理組件包括安裝條與設置在安裝條兩側的收集槽,所述活動架板上設置有若干組三角板組,所述三角板組的兩個方向上的三角板分別同水平面成銳角與鈍角。本發(fā)明,成本低,可以隨時建造在河道周邊對于河道底泥進行同步處理,有利于大范圍推廣,同時能夠河道底泥內的懸浮性雜物進行有效處理,提高污泥處理池的處理效率。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包括微生物處理池與設置在微生物污泥處理池中部的走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污泥處理池槽壁的一側設置污泥抽取組件,所述污泥抽取組件包括污泥泵以及分別與污泥泵連通的進泥管與出泥管,所述出泥管與微生物處理池連通或者位于微生物處理池上方;所述走道的中部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安裝有表面清理組件,所述表面清理組件包括安裝條與設置在安裝條兩側的收集槽,所述安裝條的下端面通過安裝板轉動設置有活動架板,所述活動架板通過彈性片與安裝條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架板上設置有若干組三角板組,所述三角板組的兩個方向上的三角板分別同水平面成銳角與鈍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泥管遠離污泥泵的一端安裝有進泥頭,所述進泥頭的一端螺紋連接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的圓周面環(huán)形等角度開設有槽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遠離進泥管的一端通過連接孔螺紋連接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座,所述上座的端面上通過切割棱柱固定連接有下座環(huán),所述下座環(huán)的內徑與連接套外徑相等,所述切割棱柱環(huán)狀均勻設置在上座與下座環(huán)之間且外棱邊開有刃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的端面上固定連接有轉動柄。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管通過安裝箍固定連接在微生物處理池的側壁。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槽底與水平面存在10°-15°的夾角,所述收集槽的槽底與三角板組橫向布置的三角板上端面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通過連接基座與安裝條固定連接,所述安裝條的下單面對稱布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過若干個固定塊與安裝條固定連接,兩根所述固定柱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所述安裝板,左右所述安裝之間通過銷軸與活動架轉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片與安裝條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片等間距布置在活動架的下表面,且單個活動架上設置的彈性片數量不少于4片。
發(fā)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河道底泥處理時成本高,不便大范圍推廣,同時河道底泥內的懸浮性雜物易于影響對于河道底泥正常處理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包括微生物處理池與設置在微生物污泥處理池中部的走道,所述微生物污泥處理池槽壁的一側設置污泥抽取組件,所述污泥抽取組件包括污泥泵以及分別與污泥泵連通的進泥管與出泥管,所述出泥管與微生物處理池連通或者位于微生物處理池上方;所述走道的中部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安裝有表面清理組件,所述表面清理組件包括安裝條與設置在安裝條兩側的收集槽,所述安裝條的下端面通過安裝板轉動設置有活動架板,所述活動架板通過彈性片與安裝條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架板上設置有若干組三角板組,所述三角板組的兩個方向上的三角板分別同水平面成銳角與鈍角。
優(yōu)選的,所述進泥管遠離污泥泵的一端安裝有進泥頭,所述進泥頭的一端螺紋連接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的圓周面環(huán)形等角度開設有槽口。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套遠離進泥管的一端通過連接孔螺紋連接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座,所述上座的端面上通過切割棱柱固定連接有下座環(huán),所述下座環(huán)的內徑與連接套外徑相等,所述切割棱柱環(huán)狀均勻設置在上座與下座環(huán)之間且外棱邊開有刃口。
優(yōu)選的,所述上座的端面上固定連接有轉動柄。
優(yōu)選的,所述出泥管通過安裝箍固定連接在微生物處理池的側壁。
優(yōu)選的,所述收集槽的槽底與水平面存在10°-15°的夾角,所述收集槽的槽底與三角板組橫向布置的三角板上端面平行。
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通過連接基座與安裝條固定連接,所述安裝條的下單面對稱布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過若干個固定塊與安裝條固定連接,兩根所述固定柱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所述安裝板,左右所述安裝之間通過銷軸與活動架轉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彈性片與安裝條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片等間距布置在活動架的下表面,且單個活動架上設置的彈性片數量不少于4片。
(三)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基于微生物技術的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去除裝置,通過設置的污泥抽取組件,因此可以將整個微生物處理池設置在河道附近,并通過污泥泵將河道底泥直接抽取到處理池內,實現隨時對于河道底泥進行處理,整體鋪設成本低,便于推廣;同時通過設置的表面清理組件,能夠在驅動電機的帶動下,使得活動架板上的三角板組,能夠對于處理池內污水表面的浮泥以及懸浮性雜物進行統一清理并配合收集槽進行收集。
(發(fā)明人:鐘玫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