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眾多傳統(tǒng)產業(yè)中,紡織產業(yè)是其主要產業(yè)支柱之一,而在紡織產業(yè)中印染業(yè)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印染污水也成了我國主要的水體污染源之一,因此很有必要針對印染廢水處理中固定化微生物技術進行探討,從而促進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發(fā)展,實現更有效的印染污水處理效果。
1、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發(fā)展歷史進程
固定化微生物技術作為我國生物工程研究領域一項新興的技術,它主要是通過一種化學手段或物理手段將酶或者游離的細胞定位在限定的區(qū)域空間內,從而讓其保持活性并可以充分進行利用的一種技術方法。早在古代,人們便學會將固定化技術用于生產生活,例如在釀造型工業(yè)中利用各種固性物質的添加,從而有利于微生物附著其中,提升釀造效果。當前固定化微生物技術一般包括三種,一種是固定化酶技術,但其技術中由于酶本身作為一種蛋白質很容易變性,因此對生物化學研究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一種是固定化細胞技術,它是于20世紀70年代由固定化酶技術發(fā)展而來,主要應用于食品生產、制藥、化工等行業(yè),并且該技術針對污水處理已從實驗階段發(fā)展到應用階段,對污水處理以及生物監(jiān)測也有著良好的應用。最后一種是固定化藻技術,最初于20世紀80年代被提出,此技術應用于污水處理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但對生物監(jiān)測有著良好的應用,可用于長期監(jiān)測。對污水處理中其固定化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聯(lián)固定化方法,其中主要以實驗方式介紹交聯(lián)固定化方法對印染廢水中應用。
2、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應用
2.1 制備固定化小球
首先溶解一定量的海藻酸鈉溶液,并與活性污泥(馴化后)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后,再將其滴入7.5%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交聯(lián)固定化,時長30分鐘,從而制備出固定化小球,并將其用0.85%的氯化鈉溶液沖洗干凈備用,圖1為反應裝置。反應裝置的長度為50厘米,高度為20厘米。
2.2 分析方法
文中采用重絡酸鉀—分光光度法對COD進行測定,用稀釋倍數法測量色度。實驗研究對象是活性艷紅X-3B染料制備的模擬印染廢水,實驗主要模擬的是該印染廢水在波長535nm處,處理前后的吸光度,該燃料的波長也為535nm,并求的染料脫色率:
其中A1代表的是處理前的吸光度,A2代表的是處理后的吸光度,η代表的是染料脫色率。
3、實驗結果討論與分析
3.1 對小球成形效果影響
實驗配方的不同對對小球成形效果有著不同影響,該實驗對對小球成形效果影響主要取決于海藻碳酸鈉的濃度。如下表1所示。
通過表1我們可以得知,海藻碳酸鈉的濃度在3%時,小球成形效果是最好的,而當海藻碳酸鈉的濃度較低時,小球則很難成形,即使成形也很容易裂開,在實際的印染污水處理中只有保持一定的小球成形強度,才能夠使得污水處理效果更好,當然海藻碳酸鈉的濃度也不能過高,否則容易出現拖尾現象,對印染污水處理效果造成不利影響。
3.2 進水濃度對印染污水處理效果影響
該實驗采用的是活性艷紅X-3B染料制備的人工模擬印染廢水,PH是7,進水色度為2500倍,并分別在不同的進水COD條件下進行相應的交聯(lián)固定化技術處理,從而將進水COD與色度去除率測定出來,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我們可以看出,隨著進水濃度的增大,印染廢水COD和色度去除率都在降低,其中進水濃度為300mg•L-1時,印染廢水COD和色度去除率最高,分別達到94.88%與78.89%。
3.3 停留時間對印染污水處理效果影響
該實驗采用的是活性艷紅X-3B染料制備的人工模擬印染廢水,PH是7,進水色度為2500倍。主要檢驗HRT(停留時間)對印染污水處理效果的影響。并根據停留時間不同將進水COD與色度去除率測定出來,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我們可以判斷出,COD與色度去除率在16小時以內,隨著時間增加都是在升高,且在時間位于16小時時刻其去除率達到峰值,停留時間超過16小時以后,隨著時間的增加COD與色度去除率逐漸降低。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針對于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在對印染廢水處理停留時間上,16小時為宜,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別高達86.94%與78.09%。
4、結語
綜上所述,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應用廣泛,且發(fā)展前景良好。由實驗可以得知,在對小球制備過程中,海藻碳酸鈉的濃度在3%時,小球成形效果最好;進水濃度的增加會影響污水處理效率;對印染污水的處理提留時間停留在16小時為宜。印染污水作為我國主要的水污染之一,對于其污水的凈化處理對國家環(huán)境的凈化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將印染廢水造成的環(huán)境危害降至最低。(來源: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