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Ⅵ)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是美國EPA公認的129重點污染物之一,同樣也是我國重點整治的污染物。
本文簡要介紹了含鉻廢水處理的研究進展,特別強調了活性污泥系統(tǒng)生物除鉻的前景。
傳統(tǒng)的含鉻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類:化學處理法、物理處理法、電化學法等。然而傳統(tǒng)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各種缺點,例如:基礎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操作費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對過高,同時容易受到堿土金屬影響,選擇性差,經(jīng)化學法處理后的上清液容易出現(xiàn)Cr(Ⅵ)濃度的超標反彈,而且化學沉淀產(chǎn)生的大量污泥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人員已將注意力從傳統(tǒng)方法上轉移到新型方法——生物法上。生物法以其投資小、運行費用低、無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很快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目前生物法主要是分為失活微生物吸附法和活體微生物法。用失活微生物吸附去除鉻不但充分利用了廉價原料,而且具有較好的除鉻效果。但是,此方法需要對失活微生物進行預處理,才能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這使得生物吸附劑難以按照人們的需求形成系列產(chǎn)品。同時,吸附了鉻的生物體如何處理等問題,都限制了該方法的使用;铙w微生物法是使用處于生長狀態(tài)的微生物處理含Cr(Ⅵ)廢水的方法。與失活微生物除Cr(Ⅵ)相比,活體微生物不僅對Cr(Ⅵ)有吸附作用而且還有著酶的催化轉化作用、以及代謝產(chǎn)物的還原作用、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等更多的除鉻途徑。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離和尋找高效的菌種上。已見報道的具有除Cr(Ⅵ)能力的菌株非常廣泛,分別來自于無色桿菌、土壤細菌、芽孢桿菌、脫硫弧菌、腸桿菌、微球菌、硫桿菌以及假單胞菌等多個不同種屬,其中除了大腸桿菌、芽孢桿菌、硫桿菌及假單胞菌等種屬的菌株能在好氧的條件下將Cr(Ⅵ)還原外,絕大多數(shù)菌株都只能在厭氧的條件下還原Cr(Ⅵ)。此外以酵母菌、霉菌等真菌處理含Cr(Ⅵ)廢水的研究也有報道]。用純種微生物去除鉻雖然具有處理效率高的優(yōu)點,但是,純種微生物培養(yǎng)通常要求較為苛刻的操作條件(例如,溫度、溶解氧的控制及防止雜菌污染等),因此純種微生物法在工藝推廣上存在局限性。因此近年來研究的側重點由純種微生物處理系統(tǒng)變?yōu)槎喾N菌群共同生長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有含鉻廢水需要處理的單位,也可以到污水寶項目服務平臺咨詢具備類似污水處理經(jīng)驗的企業(yè)。
活性污泥是一種有吸附容量大、效率高、良好的生物吸附材料,具有選擇性好、pH值和溫度的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利用其去除廢水 中的重金屬離子,不僅能得到較好的處理效果。而且能使剩余污泥得到充分利用。然而,目前有關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急需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
活性污泥絮凝體是由微生物有機體、有機聚合物、膠體、礦物顆粒和金屬離子等組成的一個復雜體系。組成上的多樣性決定了活性污泥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存在多種方式,這些方式主要有:表面有機絡合、離子交換、微生物代謝主動吸收以及氧化還原和無機微沉淀等。
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種多樣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厭氧微生物)與其上吸附的有機的和無機的固體雜志組成。厭氧活性污泥由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與廢水中的有機雜質形成的污泥顆粒。
各種活性污泥有各自得顏色,含水率在99%左右,它的密度為1.0022~1.006,它具有沉降性能。它有生物活性,有吸附、氧化有機物的能力。它的胞外酶在水溶液中,將廢水中的大分子物質水解為小分子,進而吸收到體內(nèi)而被氧化分解。有自我繁殖的能力。絨粒大小為0.02~0.2cm2/mL之間。呈弱酸性(pH約為6.7),當進水改變時,對進水pH的變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構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種群相對穩(wěn)定,但當營養(yǎng)條件(廢水種類、化學組成、濃度)、溫度、供氧、pH等環(huán)境條件改變,會導致主要細菌種群(優(yōu)勢菌)改變。
近年來,國外文獻中有少量關于Cr(Ⅵ)對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謝和生長的報道,也有在單獨好氧條件下研究活性污泥微生物對鉻形態(tài)分布影響的報道,該報道指出:在pH=7.0時,接近90%的Cr(Ⅲ)能得到吸附,而Cr(Ⅵ)的去除率則不超過15%。近來研究表明,單獨厭氧條件短期內(nèi)活性污泥對Cr(Ⅵ)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在進水Cr(Ⅵ)濃度為20mg/L至60mg/L時,Cr(Ⅵ)的去除率都能達到98%以上,但此系統(tǒng)長期運行的結果不好。此外,盡管在連續(xù)流的厭氧/好氧(A/O)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Cr(Ⅵ)能被較好的去除,但該工藝比單一序批式反應器(SBR)工藝流程復雜且所需設備較多。現(xiàn)在還未見有系統(tǒng)對比幾種活性污泥系統(tǒng)去除Cr(Ⅵ)的報道,也未見Cr(Ⅵ)對活性污泥系統(tǒng)影響比較的報道。來源:谷騰水網(wǎng)